“一直以来,贵州大学坚持人才培养中心任务,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增强内生动力、加强特色办学为主要任务,勠力同心,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百年学府,斩棘辟荒;黔山秀水,汇流昌昌。
翻开历史的长卷,贵州大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贵州高等教育的变迁,也是贵州高等教育的发展缩影——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8月,初名贵州大学堂,历经高等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等不同发展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贵州大学停办。1958年又恢复重建。
1997年8月,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校名仍为贵州大学。
2004年8月,贵州大学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为新贵州大学。
经过两次大的合并,整合了教育资源,扩大了办学规模,提升了办学综合实力。
2004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协议,共建贵州大学。
2005年9月,贵州大学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16年4月,贵州大学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9月,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1月,贵州大学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21年1月,贵州大学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2022年,贵州大学顺利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溯源百年,岁月峥嵘。贵州大学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的优良传统历久弥新。
如今的贵州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育条件等各方面优势突出——
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5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3‰和5‰;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1%;“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33人。
现有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引智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1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不断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奋勇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贵州大学步伐坚定,更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