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对未来继承和发展松桃的苗绣产业信心更足了。”11月12日,来自松桃自治县石梁乡胜利村的“职业绣娘”田茂媛聆听全会报告后感慨地说,“目前,我培育了特色手工产品企业超150家,培训绣娘2万余名,实现产值3.2亿元,带动2000多名脱贫妇女稳定增收。下一步,我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大苗绣人才培养力度,为壮大松桃苗绣产业贡献力量。”
安顺市农业科学院薯类所科技特派员樊祖立说,“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和省级科技特派员,我会更加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好国家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把自己的科研方向立足于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实用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下一步,我将借助安顺作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的‘国家团队’优势,继续开展马铃薯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以及冬春早熟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示范与推广工作,争取在今年马铃薯丰收的基础上取得更好成绩,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后,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指出,要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按照‘三个转向’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曾经的贫困户,李茂2017年从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戛木营村当扶贫志愿者,后来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说:“下一步,我将带领村‘两委’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本村实际,依托自身生态环境和资源,抓好村级人才培育和发展,盘活大学生及致富带头人等资源,为建设家乡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