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生态底色更凸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11月初,晴隆县茶马镇大田村来了一位“稀客”——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水鹿。

“这头水鹿每天都在有水源的河床两侧活动。”黔西南州林业局工程师王云介绍,水鹿在中国境内有4个亚种,总数量仅在5000至7000只之间。

今年以来,海南鳽首次在黔西南筑巢繁育、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连发现两个植物新种、大沙河保护区首次发现黄腿渔鸮……贵州珍稀动植物“朋友圈”频频上新,离不开优良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贵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珍稀动植物能生存生长、繁殖繁衍的地方越来越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一个个成就,让黔贵大地的生态底色更为凸显。

在实践中“碳”索。今年2月,编号为“0000001”的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诞生,3.3万余亩树林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305万元,贵州开启了因绿而兴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9月,江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推出“梵净生态账户”,给人民群众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赋予分值,可用积分抵扣形式获得贷款利率优惠、贷款信用额度提额、绿色通道服务等差异化金融优惠政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金融效益的“多向互通”。

生态回归自然,生产顺应自然,生活融入自然。如今,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在“碳”索中成就。202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贵州30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榜,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

荣誉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今天,全省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98%,森林覆盖率达62.12%,绿色经济达45%……一个蓬勃发展、绿意葱茏、生态优美、经济崛起的贵州,正自信地向世界展示美丽多彩的面貌。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陈程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贵州肩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历史重任,将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2022-11-1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8207.html 1 生态底色更凸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