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丹 李卓檬)“传统养殖场卫生状况差,污水也不好处理,引进先进养殖设备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近日,三穗县长吉镇烧巴村的三穗鸭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施大军说,标准化鸭舍有自动清便功能,基地配备大型环污处理设备,通过智能化收集、高温菌发酵家禽粪便等技术生产有机生物菌肥,实现变“污”为肥。
三穗县整合全县鸡鸭养殖企业建立生物菌肥加工厂,通过与县内及周边县市果蔬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的方式,搭建有机生物菌肥生产使用链,实现禽粪便变“污”为肥,为土地增肥助农增收,补齐家禽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短板”。截至目前,该县家禽粪便年均处理能力达20万吨,满负荷生产下可年产有机生物菌肥3万吨以上,年产值3700万元以上。
家禽粪便变“污”为肥只是三穗县创新探索城乡生活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养殖虻虫—喂养鸡鸭—粪便肥土”生态循环链条的其中一环。
记者从三穗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三穗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昆仑环境公司,建立“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垃圾分类收储体系,全覆盖建设集中分类收集点。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垃圾收集点860余个,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3400余个,全县97个行政村和大小150余家餐饮服务主体厨余垃圾已全部纳入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与此同时,三穗县利用厨余垃圾集中饲养黑水虻虫大力发展动物蛋白饲料产业,构建虻虫“产销”衔接机制,建立“垃圾养虫—虫养鸡鸭”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截至目前,2家虻虫养殖基地已与全县33家鸡、鸭、鱼养殖企业签订购销协议,共建成虻虫投喂试验示范点4个,年均出栏鸡鸭40余万羽,鱼5万吨。三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龙崇礼说,接下来,将进一步打通完善生态循环治理链条,变废为宝推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