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天柱公路管理段

“精细”织就幸福路

G242半坡公路文化驿站。 罗显澄 摄

龙一平 彭茂乾 王欣

近年来,天柱公路管理段以党建引领,精细化管养和高水平服务为基础,积极探索精细化管养和绿色生态示范路创建新模式,在促进交通旅游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发挥天柱公路人的积极作用。如今,国道G242作为黔东南周边出行者自驾游和当地“黔货出山”的美丽黄金路线,已经成为了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带动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之路。天柱段也在日常管养期间,从“四个精细”入手,严明职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提升公路管养水平,为沿线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锻造敬业队伍 管理“精细”化

坚持党建引领全覆盖,模范带头显担当。以加强党的建设为“龙头”,以“天道酬勤·黔途似锦”品牌带动,紧密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促进党建、业务工作双发展。特别是以一线养护职工为代表的“道德之星·敬业组”,围绕“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通过日常精养细护,追求精益求精,着力打造“畅安舒美绿”的通行环境。

聚焦责任落实,确保管养举措精准。严格实行日常巡查和月考核制度,将管理内容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流程、责任、数字,使具体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真正做到工作目标有细化,责任分工有明确,管理措施能精准。

积极推进联合共治,织密织牢路域环境保护网。联合路政、交警等部门强力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紧紧围绕路域环境治理“八个无”目标,联合锦屏县相关部门对辖区路段开展整治“十清”攻坚行动,加强对公路占道堆积、两侧摊点、违建物、非公路标志等实施清理。去年以来,联合相关部门清理占道堆积物41处、拆除非公路标志牌23块、处理公路乱搭乱建问题20余处,不断提升路域环境,确保路域安全。

厚植民生情怀 服务“精细”化

围绕中心工作,优化服务便民。为便捷人民群众出行,提升路域环境,天柱段集中对国道G242线行车盖板缺失、平交路口搭接不顺畅、以及路边群众对生产生活出行有期盼路口等进行集中重点处理。

聚焦服务区管养与建设,真诚服务利民。扎实抓好沿线招呼站和服务区日常管养,全力为广大出行者提供舒适整洁的停车修歇环境。

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管养服务水平。投入资金12000元,在公路各服务区、停车带等人员活动位置规范安放垃圾桶,对外来垃圾和日常养保洁垃圾进行集中处置。在公路沿线绿化平台等地设置温馨提示牌,告知广大出行者“爱护公路环境卫生、共同守护公路绿荫”,积极引导大家争做公路建设的“见证者、创建者、守护者”。

深耕文化沃土 “精细”融入公路文化

依托半坡公路文化驿站不断拓展人才培养和宣扬公路行业文化,始终把国道G242线半坡公路文化驿站(黔东南干线公路展馆)作为“培养人才,宣扬行业文化,展公路人风采”的一张亮丽名片来打磨。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对驿站场馆实施修缮,对展览的马车等原始交通工具进行维修改造外,还以半坡公路文化驿站为基地,培养了3名解说员为其他单位宣讲公路行业文化,为党史学习教育接访了800余人次。

践行环保理念 绿色公路体现“精细”化

近年来,依托精细化管养,助推G242绿色生态示范路创建,使公路在“畅、安、舒、美”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绿色、环保、创新、协调、共享”的理念,促进了公路与自然和谐相融。

践行环保理念,提升管养质量。践行绿色公路养护的观念,实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购置新型环保设备。如购置新型绿篱修剪机,该设备由锂电池自动,主要使用在日常对公路两侧杂草和灌木等修剪中,与传统养护工艺相比,具有环保节能、工作效率高、无污染、易操作等优点,着力提升绿色发展和养护融合新水平;

打造绿色景观,增添公路亮色。积极向管理局汇报争取支持,自去年以来,共投入30余万元对国道G242线公路两侧裸露平台和边坡补植植物、栽种灌木、培土植草。有效整合利用闲置的公路用地,因地制宜开展绿化美化工作,打造“一条大道、两道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公路,极大地修饰和美化了公路路域的生态环境,令人视觉焕然一新。

天柱公路人时刻以“养好路”为宗旨,以“护好路”为己任,以出行者“行美路”为目的,时刻发扬“铺路石”精神,在促进交通旅游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黔东南公路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贡献生生不息的力量。

--> 2022-11-08 天柱公路管理段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998.html 1 “精细”织就幸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