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汇 杜鹏英
深秋时节,走进G242线黎平到中潮路段党员示范路和生态示范路,印有“锦绣黔途 红色黎平”字样的展示墙尤为醒目。黎平公路管理段负责人表示,以全国1000个重点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中潮镇佳所村为依托,在G242线黎平到中潮路段,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和红色文化挡墙。做好“公路+红色文化”,打造一段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富民路。
近年来,黎平公路管理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让公路人的入党誓言成为服务人民的拳拳初心,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便捷出行,极力提供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服务。
“我们主要通过红色党旗映初心、红心一颗永向党、红色队伍聚合力、红军精神永传承、红色大道奔小康五个主题来彰显展现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做到养路为民、修路为民、管路为民。”黎平公路管理段党支部副书记贾宏科说。
黎平是一座红色的城市,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黎平段党支部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定位,自建段以来,黎平段党支部团结带领干部职工扎根于黎平县交通事业,秉承着“铺路石”精神,一代又一代公路人以“畅”为基础,打造了畅通公路,以“安”为底线,打造了安全公路,以“舒”为要求,打造了舒适公路,以“美”为标准,打造了美丽公路。
红心服务便出行。黎平段党支部致力打造一支“初心为民、红心向党”的党员干部职工队伍,由支部党员牵头,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路上有格、格中有人、心中有民、服务有星”的网格化管理方式把党员干部职工“固定”在养护路段,打造共产党员红心服务标杆。通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劝导等实践活动,义务进行应急抢险、道路安全宣传、故障车辆进行施救等服务,为黎平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近年来,黎平段为沿线公路平交道口进行盖板和水泥路面施工,设置沟盖板共16处,盖板长162米,搭接路口9处,搭接混凝土路面786平方米,提供红心服务150人次。
红线铸廉带队伍。黎平公路管理段坚持以制度为利器,健全工作职责、党务管理、行政管理、廉洁建设等各方面规章制度,明确干部职工修身律己的红线底线要求,打造一支拼搏进取队伍;以学习为引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职工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开展党史教育竞赛等活动,铸就一支团结和谐队伍;以服务为宗旨,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己任,建设一支担当实干队伍。黎平公路管理段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先后于2016年7月荣获黎平县委、县政府授予的“黎平县6·10抗洪抢险集体三等功”荣誉,2020年5月荣获2017-2019年度黔东南州级文明单位,2021年7月荣获凯里公路管理局“读党史·忆党恩”知识竞赛二等奖。
红军精神励后人。黎平会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留给黎平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黎平公路人创新、发展、转型的重要精神资源。黎平公路管理段通过组建“工程项目尖刀班”,实施了G242线黎平至中潮段K3032+660-k3032+980段边坡灾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G242线K2995+617黎平县少寨桥改造工程、凯里公路管理局国省道公路安全提升工程等一大批公路技术攻坚工程。如今的黎平公路人正以勇的气度、闯的姿态、干的担当借势攀高,着力在四新技术应用、公路病害治理、智慧公路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新业绩,以实干实绩谱写公路事业后发赶超的新篇章。
红旅大道促振兴。路通百业兴,路达千家富。建段66年来,在“红军精神”的指引下,黎平公路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截至2020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4334公里。境内已建成4C级民用飞机场,高铁穿境而过,建成高速公路107.87公里,国省干道分别为163.01公里和356.34公里,打通了进出黎平的交通大动脉,大大缩短了黎平与外界的距离。改扩建国省干线38.6公里,养护国省干线112公里,管辖的路段路况及路域环境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目前,黎平县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枢,高铁、高速、飞机为大动脉,省、县、乡、村、组公路为支细脉络的立体式交通网络,黎平“东进两湖,南下两广”桥头堡地位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