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曦)为切实解决当前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实践中存在的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今年以来,安顺市检察机关有效运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办案远程智能指挥中心”,为公益诉讼办案装上“科技引擎”。
目前,智能指挥中心依托快检实验室和无人机设备,对安顺市两级院办理的21件公益诉讼案件开展全面运用,覆盖饮用水源、水资源、土壤、固体废物污染和耕地保护等多个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并积极拓展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贯穿线索收集、跟进监督、“回头看”等公益诉讼办案全流程。
这是贵州省检察机关首个将快检和无人机取证设备接入办案中心的远程指挥平台。通过适时传输、全景呈现快检实验与无人机勘查情况,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可适时对辖区各县(区)检察院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进行远程指挥和督导,适时了解取证过程、适时掌握快检结果、适时查看公益受损情况、案件整改效果等,为市州院统筹、指挥和调度下级院办案工作节省办案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增强办案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