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赤水税务

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本报讯(通讯员 唐洵 王睿)初冬的赤水市大同镇两汇水村,满山遍野的绿竹随风而动。一大早,两汇水村村民彭昌明就开始伐竹,砍伐好的竹子将运往竹原料加工厂进行加工切片。“这种大竹子砍一根,我们的收入大约是5元至6元,一天下来能挣200元。”

近年来,赤水市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竹浆纸制品、绿色食品、竹木家具等产业,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竹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中,赤水市税务局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赤水从山水绿走向产业丰。

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是省内最大竹浆单系列生产企业,每天都有上千吨竹片运送到该公司的原材料囤积场,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制成纸浆板和生活原纸。赤水市税务局组织“丹青赤税”服务小分队走进该公司,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政策宣传与辅导。

该公司会计何曼介绍,该公司合作的竹段厂和供销社都远在各乡镇,税务机关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辅导它们在网上办理涉税事项,提高了纳税的便利度。

赤水市贵缘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竹产业下游制品生产企业,在税务部门的助力下,该公司享受了留抵退税款160余万元。

“这些资金我们用来购买了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让我们的产品有了更强的竞争力。”赤水市贵缘纸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任杏悦说。

除了造纸,还有的企业依托竹资源研发竹制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融合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竹编工艺品生产企业。赤水市税务局通过税收数据分析,向该公司推送了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缴税费政策。

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昌芹表示,去年以来,该公司享受了税费缓缴4万余元,有了更充足的资金用于研发设计和购买原材料,让公司实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赤水市竹产业已经延伸为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竹食品等产业,有竹类加工企业近400家,带动20万人人均年增收4200元以上。

--> 2022-11-08 赤水税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940.html 1 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