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黄猫村:农文旅融合 乡村由内而外美起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菊

走进贵安新区高峰镇黄猫村,远山叠翠,近水潺潺,参差错落的小楼与绿树掩映的庭院相得益彰,蔬菜保供基地里,绿意葱茏,各类蔬菜长势喜人。

“这10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吴正安说,以前住的石棉瓦房到处漏水,现在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楼,以前坑坑洼洼的道路,现在也变成了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每家每户的门口,大家都不再单纯依靠几亩田地为生了,只要人不懒,致富的门路有很多。

黄猫村位于高峰镇西北部,是一个大山里的村落,过去的生产方式单一,人居环境脏乱差,村民发展意识不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黄猫村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创意农业为主要思路,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

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也不断提升。2020年,黄猫村结合相关农业发展政策和法规,发动全村村民将村内荒芜30多年的300亩臭水塘、污泥坑改造成了水光潋滟的景观湖;同时,关闭了村内长期排放烟尘和磷石膏的化肥厂,陆续启动人居环境改造,为发展“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打好基础。

2021年底,黄猫村以农村“五治”工作为契机,治水改厕,拆除一批老旧危房,改造高围墙,精心扮靓村民房前屋后,每家每户的院坝以温暖透气的木质护栏为界,空间全部打开,让院内花草呼应院外风光,让美丽由内而外。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黄猫村党支部副支书吴红英告诉记者,随着贵安新区一个个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常年在江浙一带务工的村民纷纷回来了。许多种了大半辈子田地的村民,也变身为产业工人,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

今年,贵安农投公司在黄猫村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820余亩的蔬菜保供基地核心示范区,先期试种的30亩辣椒现在长势正好,技术人员吴其俊每天带领村民在地里劳作,手把手指导他们科学种植和管护。“要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惠及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吴其俊说。

村美了,人富了,产业发展了,村民们对未来也更有期待了。村民丁丽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产业和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 2022-11-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929.html 1 黄猫村:农文旅融合 乡村由内而外美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