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物流+制造”融合发展正当时

(上接第1版)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韩洪川介绍,将内部物流与生产业务耦合是关键,只有达到“人、机、料、法、环、测”要素全面互联管控,才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生产基地、厂内设施、销售渠道等环节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促进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将是大势所趋。”高波说。

除了在内部物流上做文章,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加快与专业化物流企业合作,采用数字化的“定制物流”。

盘江煤电集团旗下西南运通公路物流有限公司,每天有3000余辆重型货车同时运行,企业年物流量达1100万吨。西南运通总经理刘治普告诉记者,要管理好庞杂的物流运营体系,必须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道路。

“依托企业搭建的物流平台,我们利用智能调度实现车货高效匹配、运单的高效流转和透明管理;物联平台可以实现人、车、现场的全场景、可视化管理;数据平台能够采集业务数据、硬件数据和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对整个物流流程进行优化。”在大数据平台加持下,今年1月至10月,西南运通公路物流有限公司完成物流运量956.54万吨,同比增长40%;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65%。

构建辐射网络

位于修文经济开发区的贵阳东方鑫盛钢材物流有限公司货仓,堆存着钢铁、化工、建材生产、饲料加工等企业的原料或产成品。园区外,企业的专用铁路线上,一列货运车厢停靠在货场区,工人正在搬卸车厢里的一袋袋饲料;园区宽阔的道路上,不时有满载货品的大车往来。

“目前,我们的物流资源20%用于服务母公司首钢贵钢,80%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覆盖物资品类近100种。”东方鑫盛党支部副书记韩迅介绍,企业现有铁路年到达、发运能力达200万吨,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园区位优势明显,未来将“立足贵阳、辐射西南、面向全国、融入国际”,建成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生活资料服务型现代物流企业。

“呜……”伴随一声汽笛声,又一列货运火车到达位于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东部陆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货场。当前东部陆港已与工业园区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园区业务量占企业总业务量的50%以上。

“选择来大龙发展,主要看中了园区具备进出物流、铁路运输的资源与需求,且当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有助于我们构建辐射西南的物流服务网络。”东部陆港总经理肖丽说,今年1月至10月东部陆港完成吞吐量126.92万吨,营业总收入达1.78亿元,发展势头向好。

随着省内物流枢纽辐射能级不断增强,贵州物流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正大幅提升。“链”上保供,“网”上畅通,“两业”融合将带来更多机遇与市场,贵州开放发展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

--> 2022-11-0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753.html 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物流+制造”融合发展正当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