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望谟县洛郎村的乡村夜话——

“家家都一样好,未来还能更美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波

“听说今年你家的板栗可以哦,增收了五六万元,是不是?”

“哪里哦!比不上你家两个儿子,一年承包两三个活路,收入都有十多万。”

“哪里哪里!大家都好得很!家家都一样好。”

11月初,深秋的傍晚,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的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这天的“乡村夜话”因为乡村生活越过越好而变得尤其热烈。

洛郎村,距离望谟县城6公里,是一座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布依族村寨。今年以来,洛郎村以打造黔西南州的州级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契机,充分利用“五员”“十员”等公益性岗位力量,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建设宜居乡村,小山村有了大变化。

漫步洛郎,处处生机勃勃。散乱的垃圾有了统一归处,院坝、街面、广场、沿河步道更加整洁。这里有宽敞的大道、整齐的民房、优美的环境、兴旺的产业,家家户户还发展起庭院经济,门前搭起了统一的葡萄架,种上葡萄、百香果等经济作物,村民们收获“甜”日子。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辛苦得多咯!”72岁的村民罗经江感慨,十年前,群众吃水还要下到河里去挑,山是泥夹石的山,田是“望天田”,“一年忙到头,就为了能够吃上一顿饱饭”。

板栗种植大户何兴平接过话说,十年前,公路进了村,方便群众进城,但大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拉出去卖,也没有多余的钱买东西回来。致富无望,好多年轻人都想办法打工去了。

“我没有出去打工,当时是家庭具体情况不允许。不过守在村里,这几年也赶上了产业发展的好日子。”何兴平脸上有着藏不住的笑意,“现在我种了10来亩板栗,还当了板栗基地管理员,两头都有收入。”

何兴平提到的基地,是洛郎村结合村情实际兴建的望谟县万亩板栗高产示范园。

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洛郎村大力发展板栗种植,又发展火龙果、林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同时积极申报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配套实施产业基地机耕道建设等项目,并规划建设了百果园、生猪养殖场等,群众收入逐年递增。2021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

“现在我们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家多得很。这样的好日子,有奔头!”何兴平拍着大腿,越说越激动。

“是啊!是啊!未来一定还能更好!”

人们附和着,细数着过去和现在,讲述着各自的故事。这些留存在他们记忆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汇聚成洛郎村十年发展的美丽图景,描绘着小山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2-11-03 望谟县洛郎村的乡村夜话——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448.html 1 “家家都一样好,未来还能更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