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正安县为了让“五强组织”这一创新之举在该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力量,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持续推动就业增收,筑牢乡村振兴之“本”;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塑美乡村振兴之“形”;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繁荣乡村振兴之“根”;全面建强人才队伍,留住乡村振兴之“才”。
村级党组织作为“五强组织”的创建主体,该县抓住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这一关键,不断健全“行政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网格(村民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通过评选命名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每年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抓实支部晋级、党员晋星和党员积分制管理等,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通过选准一个人、振兴一个村,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实现村级换届后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同时,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目前,共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95支294人、第一书记95名、驻村干部199名。
今年以来,该县把抓实“双培养”工程作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的制约因素、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坚持“双向选育”“双师帮带”“双员助力”和“双处实践”,集聚一批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本土人才、引进一批急需用的高端人才、回引一批正安籍在外优秀人才、选派一批务实担当的乡村振兴人才,这“四个一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正安县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一大亮点。
该县全力推进实施“一户一策”。围绕实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达16%以上、三年内完成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收入超过1万元”目标,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正安县关于实施“一户一策”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意见》,聚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制定了“以脱贫户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就业为重点、以兜底保障为补充”的十一条硬核举措,目前已全面完成摸排工作,正在“因户施策”精准锁定到户措施,确保年内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
该县坚持上下“一盘棋”思维,搭建“村级党组织+网格化党组织”组织体系,成立联合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坝区党组织等26个,在快递行业、供销合作社、客运公司等领域发展党员12名,引导109个“两新”组织党组织与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结对,235家“两新”组织出资、出力、出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枝繁叶茂”。
同时,积极争取村级集体经济财政扶持专项资金1000万元,有效整合涉农资金500万元,通过“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推动供销合作社与农村各要素资源及农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对接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合区,累计争取项目10个,涉及资金6000余万元。
该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临街占道办理红白事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利用乡镇闲置校舍、空地、房屋等集体闲置资源落实集中办理红白事场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该经验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高度认可,并在《贵州省基层组织建设》上刊载发布。目前,正在探索以支部为引领、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党建+组委会”乡村治理新模式。同时还通过“组委会”聚拢各类人才213名,为民办实事156件。
近年来,正安县通过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用网格化组织体系保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作用发挥,创新党建引领下的微治理模式,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运行机制,带动各地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行为准则、家训家规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做到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乡村要发展,保障是关键。该县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加大基层保障力度,激励乡村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乡村振兴一线激扬起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正安县通过实施“五强组织”建设,打造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了组织强根子、能人进村子、致富有路子、治理有法子、村庄变样子,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幅生态美环境优、生产美产业强、生活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黔北大地徐徐展开。
(杨媛媛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