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赛
“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优秀了,大家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10月20日,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粤黔育才班”,聆听了广州选派到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任校长的罗平与学生们的一堂分享课。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学生们的自信与自主学习能力。
据了解,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粤黔育才班”是广州选派4人到该校“组团式”教育协作的一个创新模式。支教老师们于7月26日进驻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后,罗平校长便于8月1日召开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见面会,并通过查阅资料、个人访谈、座谈会、家访、现场核实等方式,与地方行政管理人员、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认真了解学校前期的工作情况,了解学校文化定位、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情况等,深入思考,积极谋划,拟定学校2022年初高中衔接“粤黔育才班”工作方案。
“粤黔育才班”采用2+X+3教育模式(2年初中教学;X即部分学科提前介入高中教学;3年高中备考),学生均在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就读,学校统一管理,实行导师制,全程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粤黔育才班”安排广东支教的老师任课,并且由该县教育和科技局统筹,遴选全县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组建团队执教。
采用广州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管理形式,在班上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与活动更好结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课堂之外,“粤黔育才班”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些措施给学校带来了新变化,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让更多优秀学生选择到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就读。
“本学期任粤黔育才七年级语文课老师,自接手以来,在罗平校长引领下,我采用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进行语文教学。两个月来,我明显感到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粤黔育才班”语文老师郑庆先说。
“‘粤黔育才班’目前有学生33人,明年秋季招生将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提前进行招生宣传,扩大招生范围,留住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生源。”罗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