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花溪

提供更多更好就业机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刘青

深秋,走进花溪区南溪苑社区,高楼林立、绿植苍翠,卫生室、超市、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贵阳黔乐创包装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组装机轰隆作响,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赶制订单。

“从我家到工厂只有3分钟的路程,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中午休息时间还能回家做个饭吃,很方便。”厂房打胶流水线上,社区居民陈秋燕一边手脚麻利地忙着手中活计,一边聊起在社区企业工作的便利。

陈秋燕一家从花溪区马铃乡凯坝村搬进南溪苑社区,除了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外,最让她开心的还是在社区内就找到了新工作,既能照顾孩子也不耽误挣钱,工作家庭两不误。

“在老家的时候环境不好,住的是老房子,来趟花溪街上还得等半天的车。”说起搬迁前的生活,陈秋燕记忆犹新,“尤其是孩子学校比较远,上下学都需要有人接送,一家人的生活只靠他爸爸一个人打零工勉强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如今,两个孩子都在社区附近的学校上学,家楼下就有卫生室、超市及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配套,老人就医锻炼都便利,夫妻俩都在社区附近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没有了家里的牵挂,我们俩都能安心工作,这样的日子才让人觉得有奔头。”

陈秋燕一家的生活转变在南溪苑社区不是个例。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的村民真正转变为市民,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社区在关注配套提升的同时,持续加大群众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激活美好生活内生动力。

“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才能安心住下来。”南溪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华强介绍,社区居民主要来自花溪区高坡、黔陶、马铃等7个乡镇,留守劳动力和老年人占了较大比例,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也需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程华强介绍,社区一方面通过各类渠道引进制衣厂、包装厂等企业,同时积极发挥社区内部资源优势,成立扶“志”商店,在社区出口打造创业一条街,充分利用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无技能的健康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形式为群众创造创业就业机会。

目前,社区已经通过各类渠道解决了20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各类生活软硬配套也进一步完善,真正实现从“安居”“乐业”到“幸福”的向好转变。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程华强说,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社区就业项目的选择引进,为群众创造更多更好就业机会,同时聚焦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管理提升,不断推进社区基层治理,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新社区感受到家的温暖。

--> 2022-11-01 花溪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7251.html 1 提供更多更好就业机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