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回顾贵州旅游数十年的发展,您认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傅迎春:自改革开放初期,贵州旅游由事业型向产业型,从低中端产业向成熟产业化,再向如今的高质量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反映出不同阶段旅游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
上世纪80年代,贵州旅游尚未形成独立的运行体制,有限的旅游活动基本属于外事接待性质。到了90年代,国家把旅游纳入国民经济综合性产业和服务贸易创汇行业,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阶段性战略,贵州迎来了旅游发展的首个机遇期,团队+散客,观光+商务型入境旅游开始兴起,标志着真正意义旅游业的起步,入境旅游成为旅游经济运行的评价标准。
彼时开发国际市场主要打资源牌,以原生态为特色的山地人文系统,以岩溶地貌为特色的自然景观系统,是旅游资源体系的两大支撑。依靠特色核心资源主攻入境市场,采取扬长避短、促销带动、以特取胜的策略,定义和细分目标市场,欧美、日韩、新马泰、港澳台陆续成为重点客源地。
贵州旅游市场化初期,为旅游业整体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知道了客源地与目的地、市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需求是一盏明灯,站在游客的立场去琢磨开发产品比什么都重要。游客是最好的老师,他们选择目的地的取向往往颠覆我们的传统思维,包括“如何考量旅游资源及其审美的内在价值”“自然和人文环境对旅游意味着什么”“旅游与民众福祉的关系”等等。不同阶段的经验积累,特别是“黄金十年”的宝贵实践,不断深化旅游认知,形成新的价值认同,总结提炼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也就是: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共论贵州美”,您认为审美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重要吗?贵州最美、最能够吸引游客抵达的是什么?
傅迎春:旅游源自自然与人文之美,旅游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涵盖旅游全要素、外延至相关领域。旅游从业者的审美意识、观念、能力决定能否为游客传播旅游之美,为他们提供更多高满意度消费品,创造更多高附加值旅游体验。因此,培养和提高审美素养一定是旅游从业者的必修课,把高质量发展旅游业提到新高度的今天,更应该成为从业者不懈的追求。
在不断实践与市场探索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旅游者选择目的地与其品牌知名度密切关联。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已经构建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产品体系,景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业态整合力,产业带动力效应凸显,顺应了旅游消费需求的大趋势,不断夯实主流目的地基础。
而随着外部条件对旅游资源化程度的影响,旅游+多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旅游供给端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新业态迅速成长,冬季的温泉、滑雪,春天的赏花、夏季的避暑等季节性产品走向成熟,新兴山地旅游业态应势而生,避暑旅游、山地温泉、康体养生、民宿度假、露营旅居、户外运动、科普探险、研学旅行等,充分彰显贵州山地资源的特质,标注出新旅游新消费走势,必将成为“贵州之美”的新卖点。
主持人:我省志在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山地旅游的内核是什么?怎样把山地变成造福一方的“金山银山”?
傅迎春:贵州全域皆山,旅游从未离开过大山的母体,文化旅游要素满载着山地基因,产业化融合新格局及新交通体系使山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过去数十年,通过创建丰厚的多彩贵州发展平台,连续15年举办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连续7年举办的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发起成立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以及国际化运行体系等,贵州旅游走过的历程就是一部山地旅游发展史。如今,山地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制度和政策层面,进入新的发力期,山地生态旅游经济成为主旋律。
贵州之美,美在山地,绿水青山是山地旅游的核心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新时代高质量旅游发展,唯有把“两山论”的内涵吃得更透,才能把住旅游的命脉,不偏离遵循的方向。“绿水青山”不是单纯的自然山水概念,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水青山,是承载着人文精神、走向共同富裕的绿水青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把弥足珍贵的自然与人文生态变成经济资源和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向世界发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最强音,为旅游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供了强大动力。凭借厚重的资源禀赋,贵州有条件践行“两山论”的转化,实施推进系列“金山银山”促进计划,把“山地公园省”建设成“金山银山省”,形成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强力支撑。这就需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意识,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美化、建设好绿水青山,立足山地资源,探索创建与国际接轨的生态景区,零排放景区,聚合生态资源向生态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消费品转化。
同时,可持续性山地旅游,应始终站在引领者的高度,务实推进山地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如山地生态旅游景区、山地桥旅生态度假区、山地房车营地、山地非移动旅居装备、山地森林露营等,构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有利于增强贵州在国内外山地旅游领域的话语权。
打造山地旅游会展产业链也是创一流的必由之路。应不断优化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山地体旅产业融合助推器作用。会展经济是优秀旅游城市的象征,作为山地公园省,在山地旅游专业博览平台建设上还需发力,力争有一两个机制性国际山地旅游专业博览会在贵阳落地,成为城市旅游目的地的软实力。
此外,景区旅游目的地的龙头作用不可替代,贵州的知名景区从数量质量及其布局都很有优势,现在是重要支撑,未来其核心吸引物的地位不会改变。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龙头景区无疑应该有更大作为,始终把服务品质、内涵视为首要,在新科技赋能下提升游客观览的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体验感及各消费环节的满意度,后疫情时代的竞争皆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