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心咏
那年深秋,从毕节七星关驱车,上黔(西)大(方)高速不久后出匝道,仅两公里,我们就来到了大方六龙古镇。
穿过牌坊,步行青石板,两旁飞檐翘角,家家镂空窗雕,街墙雅赋壁画,商铺招牌喜庆,大红灯笼悬挂。古镇悠悠韵味跃入眼帘、扑面而来,步履瞬间轻盈、舒缓下来……
光耀牌坊幽雅闲,巍岭延绵古风缠。已是傍晚时分,暖阳映照下的青砖碧瓦错落有致,柔和,静谧。倏尔,迎来了归家的孩童,顿然,激越了乡村的活力。
踱步古镇,我似乎嗅到了空中弥漫的香,是豆类散发的缕缕芳香,而且越来越浓,越来越喜闻。寻至香飘处,一家名叫“小吃店”的铺面,一位正磨着豆浆,把泡透的黄豆倒入器皿,不一会儿稠浓豆浆溢出;一位埋头捋着篾里的豆干,码齐,装箱,看样子要马上销往外地。当街的门面,好多都制作豆腐,前边摆着豆干成品,后店是加工作坊。
暮秋时节,六龙镇两百多家豆腐干作坊,不用说,又迎来了加工生产旺季。泡黄豆,打豆浆,熬煮沸,勤搅拌,滤豆渣,浆回锅,加入适量酸菜汤,絮状豆花就巧然形成。接下来,用纱布裹紧豆花,装入木模加固,然后齐整撂高几层,直到水分全都挤干。出笼的“六龙小豆腐”,口感甜嫩细腻,柔韧鲜香而远近闻名。
六龙自古都有制作豆腐的习俗。几百年沿袭传承,豆腐加工生产,从以往的小作坊如今成了最重要的产业,大豆,这种寻常之物,经过六龙人的精心调制,做成的豆干、豆棒、豆豉等豆制品,花样繁多,香味悠绵,每天,这里都会有近万斤豆制品源源外销。六龙豆干系列的常年畅销,带动周边黄豆种植业着实红火起来,推动形成了系列产业链。
六龙豆干,风味独特,豆干之乡,一个散发浓郁乡土气息的品牌,让这里声名鹊起。
六龙不仅生产制作豆腐,每家都把豆类当家常主食,可以说“无豆不成席”。生活在毕节乌蒙高原的人们,尤爱一道名叫“莲渣闹”的菜肴,其主要成分,除了新鲜菜蔬,自然少不了豆腐主料。同样,发源于黔西北“酸菜烩豆米”这道菜,不管是火锅还是烩炒,不管是清汤还是辛辣的,食之清爽,开胃解油,还曾是小时候家里饭桌的一道美味。
徜徉六龙古镇,时不时见老年夫妇当街而歇,一副悠悠然、喜乐然。有的总闲不住地敲着核桃,慢悠悠地品尝其中美味。核桃也是乌蒙高原大山深处独产的食品,仁香皮薄,果满脆爽,老人在品茗美食间,享受着慢悠生活……
沿坡而上,当街铺面一间紧挨一间的豆干生产作坊,仍是好闻的豆儿浓香。旁边一家炸油店的菜油香,一家纯粮酿酒作坊冒出的腾腾热气,豆香、油香、酱酒香,在古镇空气间完美融合、悠悠弥漫,竟让我驻足吮吸享用。
有史载,明崇祯八年(1635年),有从外地前来慕俄格任职的官员,看到这里山环水绕,林茂竹翠,不远处的凰山、凤山等山脉起伏连绵,磅礴逶迤,犹如六条龙汇聚在此,于是,把为六龙营上屯兵给养、修建的增列东胜街这条石板街,正式更名“六龙”。清康熙年间,六龙作为川滇通往黔鄂的茶盐要塞,商贸通达,纷繁闹热。先后修建了三座桥,道光年间的永贞桥,依然可觅旧时踪影。站立桥头,石碑早已不存,仍见杂草从缝隙长出,往昔南来北往从桥上行过的背夫骡马,虽早已狼烟散尽沧桑无语,唯有永贞古桥,默默见证了当时商贾云集、络绎往来景致……
漫步古镇街巷,不管墙垣还是屋后,处处洋溢吟风诵月、古韵飘香的氛围。书苑文化墙廊、诗词壁画,引得游人留步。诗词之乡陈列馆,诗画镶嵌四壁,桌上摆满古镇不同年代诗著,细细翻阅,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谋职的六龙籍古今人士,都深情寄予对这片古老热土的怀想与期待!六龙古镇还是“舞龙之乡”,每逢元宵,都会上演一场闹热的舞龙灯会。六龙古镇的龙灯,不仅只在镇里闹腾,其劲舞“舞”到了县里、市里和省城。
自古人间盛世景,六龙古韵溢芬芳。六龙访古探幽,虽说有些依恋不舍,悄然离别,从古镇另一路口走出,“六龙云翥”牌坊下,仍摆着不少豆干摊点,于傍晚余晖的缕缕斑驳间,彰显这里的美,持续这里的香,点缀这里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