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五年,我们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征候!”茅台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必方说。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强化全员思想意识,统筹部署重点安全工作,着力推进“平安机场”建设,是茅台机场五年一直坚守的初心使命。
茅台机场是获民航局批准的“四型机场”(智慧机场、平安机场、人文机场、绿色机场)示范单位里面唯一一个支线机场。通航以来,茅台机场顺利通过民航航空安保审计,获得贵州辖区安全优秀机场称号,连续3年获得茅台集团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抓实安全管理
通航以来,茅台机场在安全管理方面重点做了几项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设立质量安全部作为机场安全和服务的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5人,兼职安全监察员12人;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茅台机场使用手册,各运行保障部门运行手册,“三案一册”,应急救援管理手册,建立体系管理文件30余个,为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顺利通过航空安保审计:梳理完善了机场航空安保管理制度,检验了安保管控措施和管理程序执行的有效性;认真开展法定自查,严格按照局方监管模式改革要求,充实安全监管队伍,梳理监管事项库,形成计划、实施、整改、验证闭环管理;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每年按照旅客吞吐量5元/人次预算安全生产经费,确保安全培训、演练、设备维保采购、安全审计等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狠抓保障能力提升建设:从基础建设、制度建设、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方面开展保障能力提升建设,被民航贵州监管局评为贵州中小机场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先进示范单位;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内部抓”三种模式开展培训,效果明显。
夯实安全之基
茅台机场对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毫不吝啬,设施设备严格按照4C级支线机场标准配备,同时根据实际保障需要,先后增添采购了除冰雪车、汽源车、旅客摆渡车、牵引车、行李传送车。
该机场空管设备、特种车辆、安保设备、离港系统、消防救援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满足现有的航班保障运行;新增应急指挥车、货运平板车、车载对讲机、车载甚高频(VHF),建立安检培训电教室,并配置完成相关培训设施。
启动天信达系统建设,实现茅台机场货运部与全国各地机场货运的沟通交流,避免货物运输差错;完成站坪扩建,新建停机位5个、垂直滑行道1条,行李转盘1个,廊桥3座,解决了运营资源短缺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安全服务保障能力。
筑牢安全底线
茅台机场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安全信息管理规定》等31项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为达到航班信息实时共享的目的,便于各运行保障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前筹备地面保障相关工作,茅台机场在各运行保障部门一线岗位启用了AIMS终端系统,调整保障模式,节约了信息通报时间。
茅台机场还不断提升运行保障技术,配合山东航空成功完成了茅台机场HUD特Ⅰ类试行工作,成为民航贵州辖区首家启用HUD飞行程序的支线机场。针对机场易发生跑道侵入、鸟击、航空器刮碰、FOD防范等各类安全差错的特点,茅台机场定期组织部门、岗位开展危险源识别。
抓员工素质提升也是茅台机场打造“平安机场”的重要抓手:开展职工军训,定期对员工开展不少于15天的军训,将军训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开展安全大讲堂活动,五年累计开展“安全大讲堂”活动17期;扎实开展“师带徒”活动,在管制、安检开机员、机务维修等关键岗位开展业务技能“师带徒”活动,结成师徒关系50余对,有效提升了员工的业务技能。
在疫情防控方面,茅台机场推出无接触服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推出无感测温,精准快速检测,对飞机进行全面消杀,以筑牢防疫安全屏障。
(沈仕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