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波)10月17日下午,微风和煦。伴着一旁幼儿园里的孩童玩闹声,望谟县平洞街道亚鲁社区的“微耕园”也热闹起来。社区居民们在自己的小菜园里忙着补种、浇水、施肥。一块块约10平方米的小菜园里,种满了白菜、番茄、香葱等蔬菜,也“种”着社区居民的幸福故事。
60多岁的韦小银从背篓里取出废弃的食用菌棒,剥开塑料壳,将碎料均匀地撒在地里,洒水、沤肥,用心经营着她家的两块小菜园。
“没想到搬到这里还能有地种,这都够我们一家6口人吃了。”韦小银说,把孙子孙女送到学校后,她都会到菜园里,哪怕只是拔拔草、看看菜苗又长了多少,也是乐趣所在。
为帮助新市民融入新生活,亚鲁社区充分利用安置点周边闲置土地,创新打造“微耕园”农耕场所,不仅满足了搬迁群众的农耕需求,还解决了他们的“菜篮子”问题。
韦小银告诉记者,搬迁前,她们一家住在望谟县乐旺镇大湾村,“那里自然环境恶劣,每到雨季房屋总是被淹,庄稼也受灾,有时候甚至没有收成,搬到这里生活大变了样。”
正在给土地洒水的吴克锋接过话茬:“是啊,刚搬来的时候还不适应,社区干部帮我们找出路、找工作,帮着解决家里的困难,还想办法给我们弄出一块地,让大家能吃自种菜。”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9年6月,韦小银和整个寨子的乡亲们全部搬迁到亚鲁社区,儿子儿媳就近务工挣钱,孙子孙女就在家门口上学,她和老伴守着新家、看着娃娃、种点小菜,日子过得很舒适。“我们根据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共划分了437块‘微耕园’。”亚鲁社区第一书记王建诗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难舍故土的搬迁群众寄托乡愁,更好地适应新生活。
已到放学时候,孩子们奔跑在菜园边的小道上,前来管护、摘菜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小小的“微耕园”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对面楼的王家,他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楼下岑家的小儿子到就业车间找到工作,还当了班组长。”……大家在“微耕园”里纷纷细数着当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