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光昌 图/金可文
今秋,天柱县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党群一心,积极抗旱保秋种,把种植“二菜一薯”和“一茶一药一菌一果”落地落实,确保秋冬种任务如期完成,增加农民收入。
10月21日,尽管连续干旱,天柱县2022年“抗旱保秋种行动”仍在渡马镇马田坝千亩油菜示范基地拉开帷幕。只见消防车四处洒水,抽水泵“突突”输水,天柱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明波带着上百名党员干部、民兵,与群众一起,挖穴、浇水,移栽油菜苗,田间地头顿时热闹起来。
“我的20亩油菜,政府帮忙犁田、浇水、起垄、育苗,还组织人帮忙移栽。”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油菜苗能及时栽下田,村民唐莲燕把功劳归结于党委政府全力抗旱保种举措。
今年9月,天柱县利用渡马镇千亩大坝优势,在新民村打造千亩油菜示范种植基地,覆盖农户573户,采取统一集中育苗、统一规范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服务,组织人力物力抗旱为周边群众解决油菜种植难,渡马镇新民村的唐莲燕便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20亩油菜,预计来年收入1.4万多元。”唐莲燕说,有党委政府作后盾,有信心把油菜料理好。
天柱县大力抗旱保秋种的不只是渡马镇。近期,天柱县凤城街道八甲村蔬菜基地、邦洞街道高野村百合基地也进入抗旱保种保管护的忙碌阶段。八甲村700亩蔬菜长势良好,高野村500亩百合已经萌芽,两大基地直接解决就业180多人。
“河里的水不够用,政府派技术员指导我们打了一口井,又从村里的水塘里分三级抽水,及时洒水润土犁地,卷心菜和西兰花得以及时移栽,速生白菜噌噌生长……”在凤城街道八甲村蔬菜基地,负责人陈立鑫带着务工群众给蔬菜施肥,在极端天气下依然得到就业的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我在基地务工每月底薪1000元,卖菜还有提成。”在蔬菜基地,凤城街道岩寨村村民杨汉芳由一个收入不稳定的普通农民变成了现在月收入3000多元的职业农民。
像杨汉芳一样受益的群众不在少数。目前,天柱采取“党员+群众”的方式开展找水、送水、节水、抽水、挑水等行动,抗旱保种。“二菜一薯”(油菜、蔬菜、早熟马铃薯)和“一茶一药一菌一果”(油茶、中药材、食用菌、精品水果)等全县秋冬种30多万亩稳步推进,提供就业岗位4.6万人次,为天柱县1.2万多户群众带来收入。
全县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党建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方式,号召党员干部抢抓天气科学移栽、科学调度抗旱水源、积极开展抗旱服务、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等,天柱县委书记吴绍东带着50多名党员干部到渡马镇龙盘村抽水浇地,移栽油菜;坪地镇清溪村马铃薯示范点整地起垄如火如荼,石洞镇红星村、黄桥村、红坪村、皮厦村4个冬季养鱼示范点建设轰轰烈烈,蓝田镇都甫村、东风村千亩羊肚菌基地扎棚异常繁忙,社学街道田心寨四季牧草种植热火朝天……全县上下,抗旱保种进行曲正在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