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逐绿,守护蓝天碧水青山

—贵州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跃升

■ 申云帆

乌蒙大草原。

⬆ 荔波县茂兰喀斯特森林。

⬆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踊跃参加环境保护志愿活动。

⬆ 2022年8月,贵州生态环保铁军全新亮相。

➡ 贵阳市南明河甲秀楼河段。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通过水源保护和生态治理,安顺市普定县夜郎湖山清水秀。

(本版图片均由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提供)

岁月无声,春去秋来,十年光阴见证贵州生态环境日趋向好。

“10年前,这个湖到处是垃圾,臭气熏天。”贵阳市白云区市民田江望着家门口的七彩湖感叹道,一滩臭水能重焕生机,不得不提到4年前。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对贵阳市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察,七彩湖被判定为新发现黑臭水体。由此,一场总投资3.7亿元的整治大会战全面打响。

历时近一年的时间,七彩湖彻底告别了那一段因黑臭被人们嫌弃的“不光彩”过去。

“我每天上班都会从这里经过,现在水也不臭了,公园环境也变美了。”田江眼里掩盖不住的幸福感。

放眼黔贵大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总是令人赏心悦目。十年来,贵州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不断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为重点,促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稳定,“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更美好。这十年来,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与监测能力不断增强,绿水青山正成为“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今日贵州,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提升。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乌蒙山区,六盘水市,天空湛蓝一别过去的“乌烟瘴气”。

曾经,因“两山夹一沟”的不利地形和全省唯一一个中心城区存在工业企业的先天不足,六盘水成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最为复杂的城市之一,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在全省始终挂末,PM2.5年均浓度一直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8年曾因一季度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受到了省生态环境厅的约谈。

痛定思痛,六盘水市立足产业转型升级,从钢铁、火电、建材等传统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的产业入手,辅以城区扬尘治理六大专项行动,从根本上推动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8年3月23日至2021年12月2日,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创造了连续44个月、1351天无污染天气的纪录。

大气环境质量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大气环境问题,精准管控环境空气质量。

自2018年起,我省在全国较早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9个中心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按日发布72小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将污染防控目标提级,重点防控轻度、中度污染,制定中心城市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明确污染防控应急处置条件、部门职责和措施等。

为了提高防控标准,省生态环境厅相继制定出台《贵州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降尘标准》《贵州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贵州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适时通报双预警机制》,从严加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控,切实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空气质量。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1个,其中国控站36个、省控站165个,覆盖全省88个县(市、区)。在黄果树、龙宫、梵净山风景名胜区各建1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及时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和负氧离子浓度。

2020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9.2%,较2015年上升1.6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3;88个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9.4%。“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8.4%,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5;88个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8.6%。

贵州,持续不断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污染防治攻坚“绿色答卷”——

全省11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3%、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247个地表水省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7.2%,全省河流出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乌江、赤水河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医疗废物收集率、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全年全省磷石膏利用处置率110.26%;连续两年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再获优秀等次。

■ 强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的贵州,水域资源十分丰富,百姓向来依山而居,傍水而栖,享受这独有的水域资源优势。

本世纪初,首轮国家西部大开发中,我省在长江流域的乌江、清水江和珠江流域的南盘江、红水河等水域实施了梯级电站开发计划,形成了诸多大中型水库。为解决当地移民生计问题,乌江、珠江等流域兴起了网箱养殖。在当时,这无疑是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然而,随着网箱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逐渐进入无序发展状态,水体开始出现富营养化,流域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整个河道密密麻麻,全是网箱。”罗甸县红水河镇居民王丰清,就是当地的网箱养殖户,当初看到网箱养殖来钱快,他也随大流,在红水河边布下了近1000平方的网箱。“有的养殖大户每个月要投1万多吨的饵料。这个产业不花精力。”王丰清说。

每到汛期,红水河的河面便开始翻滚,散发着恶臭。

2017年8月1日,中央第七生态环保督察组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馈“库区网箱养殖失控,过量投饵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等环保督察意见后,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省拉开了全流域网箱养殖整治工作的序幕。

截至2018年末,全省共投入补助经费17.93亿元,取缔网箱养殖33543亩。乌江干(支)流、珠江干流、清水江干流上22个县(区、市)的网箱已全部拆除,实现了全省全流域零网箱、全流域禁投饵,网箱养殖污染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夜幕降临,搁在以前这时候,王丰清该去收网了。“不得不说,网箱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现在环境好多了,我们住在周边也踏实。”王丰清感叹道。

环保督察,不仅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体检,也是一次医治痼疾的重要契机。

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国创新省级环保督察制度。层层压实治理责任,力争将问题解决在最前端。2021年3月10日,为从严压紧压实地方整改责任,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式启动。

整个督察过程严格对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按照从严督、从实改和全面督察、突出重点的原则,分3批(次)进驻全省9个市(州)开展省级环保督察。督察期间,工作小组下沉核查点位2647个,受理群众投诉601件,新发现问题2110个,曝光典型案例23个。针对国家交办整改滞后问题和正在推进问题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压紧压实地方整改责任,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省级督察发现的211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09个,整改完成率95%。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底色。百姓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对国家层面交办问题均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挂牌督战,持续强化调度督办、规范销号、追责问责等措施,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只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守护好百姓生活的家园。

■ 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增强

宁静流淌的瓮安河水,徐徐向前奔流,偶尔触碰一旁的礁石,激起层层涟漪。

作为贵州境内的主要长江支流,瓮安河对于长江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磷矿资源大省,贵州涉磷企业较多,要想解决流域内工业磷污染的问题,需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施治原则。

为此,我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以渣定产”,同时实施《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结合“三磷”排查整治和消灭劣V类水体工作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了流域总磷超标问题。

为守护好这一方清水,作为贵州三大磷矿基地之一的瓮安县铆足干劲,从建成全国领先的生态沉降坝,到借鉴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莱茵河”模式,再到引入国内先进团队处理生活污水……每一个举措都是为了让昔日闻名的“牛奶河”焕然一新。

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稳定,“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前些年,因磷石膏堆场渗滤产生的废水排入乌江,这条贵州的母亲河一度拉响“生态警报”,为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贵州坚决打好“铁腕”治污的组合拳,重点治理乌江34号泉眼,2020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时间回到6年前,为还河于民,还水于民,贵州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第一枪”。

南明河作为贵阳市民的母亲河,近年来,贵阳市共投入75.91亿元推进南明河污染治理,全流域利用遥感、无人机找到了水体污染症结所在,对沿线支流汇口、雨水口、排污口等333个各类排口进行全面排查,同步开展水质监测和追踪溯源,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专家技术团队,对城区段沿线污染源进行全面勘察,对沿河33个断面进行水质水量检测,形成了上万组数据。

从小居住在南明河畔的张先生,清楚地记着,小时候,每天放学,他和小伙伴们都能在水里摸到大鸭蛋,水清澈到可以清楚地看到石头的纹路。他很欣慰,多年来南明河的治理,让南明河的水越来越清了。

去年1月,随着遵义市虾子河黑臭水体正式通过国家住建部门验收,我省49个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完成。截至目前,流域内29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条主要支流全部达标,2个国控断面稳定达到Ⅲ类和Ⅳ类水质标准。

久久为功,利在千秋。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断加强,贵州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取得明显实效。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始终秉承保护长江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的职责与使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作取得突出实效,交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得益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作为长江流域一级支流中唯一无水坝的“原生态河”,赤水河流域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是长江上游和贵州的重要生态藩篱。

近几年,为探索如何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破解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纠葛困局,贵州设计了互为支撑、相互关联的生态文明改革措施,探索建立了重点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和上下级纵向补偿的交叉补偿机制。

云、贵、川三省按比例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资金,按照“水质只能变好、不能更差”的要求,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攥指成拳”,形成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道路,实现多项制度创新——

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率先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率先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率先在西部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202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等30项我省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上榜,成为了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

荣誉来之不易,这离不开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机制创新。

2017年12月,原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和原中国银保监会、贵州监管局共同推动由政府引导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创新保险条款、保险服务、成立保险“共保体”等在全国领先的保险措施,为全省175家重点企业提供保险保障9310万元,为防范化解重大环境风险筑牢了屏障。

目前,全国已有深圳、海南、山东、江苏等多个省市均借鉴采用了贵州试点保险条款提出的保险责任范围,贵州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相关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新增第九十九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2020年8月,我省发布实施《贵州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基本建成“三线一单”运用平台,在全省产业布局、产业准入、水利、国土空间规划及规划环评、重大项目环境影响及可行性预判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运用。

2020年,全省共划定了1332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同时,今年以来,为切实服务全省重大项目,对全省1540个重大项目建立了环评服务台账,并对可能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交通、水利、矿产等216个项目,运用“三线一单”成果,力争把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隐患问题解决在前端。

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9308个,涉及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3935.47亿元,环保投资380.13亿元。

■ 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2021年,随着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智慧监管体系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全省917家重点排污单位1226个环保“天眼”登云上网,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实现自动监控全覆盖、监测数据全收集。

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对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监管信息、环境风险源管理、建设项目审批等业务开展情况实现实时分析和可视化动态展现。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受惩,治污当用“洪荒之力”。

从省到市,从市到县,全省各级生态环保部门坚持从严基调,重拳出击,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大排查。

贵州在全国创新实施“三三制”现场检查法,全省共划定1894个网格,明确1920名网格员,划出环境监管“路线图”“责任链”。创新实施“巡查、明查、暗查”“访群众、查厂外、查厂内”的“三三制”现场检查法,将访群众作为生态环保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行动,切实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效能。

以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为总抓手,贵州坚决建立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2021年8月5日凌晨,黔南州生态环境局执法、监测人员发现贵州省瓮安煤矿有限公司瓮安县永和镇瓮安煤矿(陡山井)矿井水处理设施因初沉池和一体化净化器(锰砂过滤)沉积煤泥较多未及时进行检修清理,曝气池曝气不均匀导致不能正常运行,部分矿井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外排,经采样检测,外排矿井废水中COD、SS、总铁均超过排放标准限值。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黔南州生态环境局依法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44万元;并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该矿3名责任人分别实施了5日的行政拘留。

该案是贵州生态环境系统充分运用“三三制”工作法的具体实践,通过事前走访周边群众了解实情,按照巡查、明查,精心组织暗查等方式,在生态环境部门、地方政府、公安机关联勤联动、紧密衔接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效合力,严厉打击了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警示了同类行业及其他行业领域企业,要知法、守法,诚信经营。

2021年,“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吹响了省生态环境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号角,以刚性约束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今年8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两批共6个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涉及私设暗管排污、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出具虚假排放检测报告、排污许可违法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全省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以来,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90190人次,检查企业39082家次,开展跨省联合执法6次,跨市州联合执法15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24件,行政处罚金额15269.22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105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3件,查封扣押33件,限产停产14件,有效遏制贵州生态环境领域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是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为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支撑、引领、服务作用,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加快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以水质自动站“示范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为目标,认真打好“项目建设、运维管理、监测成效”组合拳,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千里眼”发挥效能。

2019年5月,我省长江经济带水站的建设工作正式开始,从解决“四通一平”(通电、通水、通网、通路以及场地平整)工作,到采水系统建设、场房搭建、设备联网、上传数据等工作。在省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下,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时制定了建设工作方案,并按实际情况“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协调相关单位、承建方,竭尽全力保证水站建设按时完工。

截至2022年9月,贵州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联网率为97.4%,平均数据传输率为98.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贵州省覆盖范围最广、质控最严格、规模最大的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贵州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以来,在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搭建了贵州省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四梁八柱”,为保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保障。

这只是我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千里眼”安全可靠、高效快捷,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加强智慧监测平台质量体系建设应用,将大数据运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极力排除周围环境和人为干预,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2016年以来,我省已建成省级以上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76个,建成省级以上空气自动监测站201个;布设土壤监测点位774个;布设声环境监测点位9555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空气、水、土壤、噪声监测基础网络。

贵州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生命弦,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

十年来,全省生态环保铁军足声铿锵,踏石留印,奔赴在每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的现场,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

■ 百姓宜居生活指数节节攀升

葱郁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嬉戏的飞禽……贵州山水宜人,绘成一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丽画卷,而这幅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就是3800多万贵州人民绽放的笑脸。

“那时候好不容易买了一双新皮鞋,要等出了村再换上,就怕污水把新皮鞋弄脏。”谈到过去家门前横流的污水,遵义市桐梓县杉坪村的村民文群学一脸嫌弃。

农村污水直排一直都是村民们的首选方式,在遵义市桐梓县杉坪村也不例外,简单方便的处理方式在时间的流逝中,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臭气、苍蝇……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2020年5月,杉坪村正式投入建设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在村民家门前修建了污水处理池。与此同时,村民利用污水处理池上方种菜、种花……打造了独有的户外小花园。文群学也选择在处理池上方建了一个小池塘,养了锦鲤、乌龟,还摆上了月季花,经过处理的污水则直接流入了自家的小菜地用于滋润土地。

“这些年,我们农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好了,日子也好了,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文群学说。

近年来,为切实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依托“贵州生态日”“六五环境日”等系列活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不断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现在贵州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天越来越蓝了,水越来越清了,生活在贵州,心情十分愉悦。”今年20岁的李云露,是一名主修生态学的大学生。在她看来,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背后离不开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的努力。

每天晚饭后,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湘江河边的罗平总会带着女儿到河边散步,谈到家乡环境发生的变化,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以前这个湘江河臭得很,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这几年政府下了大力气,水清多了,也不臭了,我们吃完饭还有了散步地方,非常好!”2017年以来,遵义市已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先后实施湘江综合治理项目69个,解决了湘江河污水直排和生态用水不足的问题,让一泓清水秀黔山。

“除了没有大海和沙漠,其他的应有尽有。”8年前,江苏银河投资集团董事长陈进受邀来到绥阳县,看到双河洞所在地绝美的自然风光,毅然投资成立了贵州十二背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定决心打造“十二背后”风景区。

“十二背后”风景区内有天坑,有地缝,有高山,有峡谷,有湖泊,有森林,有草原,有溶洞……得益于景区的成功打造,当地村民的就业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活环境、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以前收入低,路坑坑洼洼的,去一趟县城不容易,根本无法送孩子出去读书。”村民赵友会现在是“十二背后”景区客房服务部的经理,回忆着过去的生活,苦不堪言。“现在我们收入提高了很多,以前住这边的人全都买上小车,孩子们全部都送到县城读书了。”赵友会高兴地说。

2021年10月1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备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系统的绿色发展思路,遵义市绥阳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称号。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实施了《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管理规程(试行)》,加强全省的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贵阳市观山湖区、花溪区,遵义市汇川区、仁怀市、正安县、红花岗区、凤冈县、习水县和绥阳县等9个地方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贵阳市乌当区、观山湖区,遵义市赤水市,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等5个地方获得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花溪区、湄潭县、西秀区大坝村、黔西市化屋村、麻江县乌卡坪蓝莓产业园、兴仁市鲤鱼村等6个地方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2年共有20个创建单元申请创建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如今,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绿水青山早已成为贵州的靓丽名片!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2022年2月,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贵州将始终立足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切实把握从“试验区”向“先行区”提升的内在要求,围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试先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展望新征程,贵州生态环境系统将用足用好政策机遇,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 2022-10-21 —贵州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跃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5581.html 1 逐绿,守护蓝天碧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