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何伟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高质量发展是集中体现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是能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国内发展的要素禀赋,还是世界经济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原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国内大循环的活力则随着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日益强劲,客观上二者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必须做好以下五件事: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