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区景色。
凯里
■ 杨璐
⬆ 凯里葡萄基地采摘忙。
⬆ 凯里东出口移民安置点——思源社区。
➡ 贵州欧玛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
⬅ 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场景。
清水江畔下司古镇。
(本版图片由凯里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9月的凯里,郁郁葱葱,一步一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城镇宜居宜业,乡村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
近年来,凯里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作为主目标,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主抓手,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开创“强州府、大凯里”发展新局面。
■ 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生产正忙,工人也正有条不紊地工作……一幅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的生动画卷跃入眼帘。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近年来,凯里市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资源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依托凯里市资源禀赋,围绕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及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新项目、延长产业链,着力打造铝及铝加工产业、玻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百亿级支柱产业,培育新型建材产业和以酸汤、蓝莓深加工为代表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速形成产业聚集,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凯里特色产业体系。此外,发展独具凯里特色的大健康医药产业;建设民族工艺品加工产业园,鼓励发展特色优质轻工产业;推动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发展以硅锰合金为代表的冶金产业。持续深入落实“三项服务”,着力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加强工业项目调度服务,挖掘潜力促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确保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今年,凯里市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政策机遇,今年1-8月,全市88户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54亿元,同比增长20.7%;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14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全省高质量考核一类地区排名13位,80个县市排名25位;500万元在建项目预计完成投资9.24亿元,同比增长15%;新增中塑管道、正旭玻璃、云山金凤等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黔玻永太等规上玻璃产业链企业1-8月完成工业产值7.47亿元;15户健康医药产业企业及飞云岭药业等5家规上医药企业1-8月完成工业产值2.85亿元;16户铝及铝加工产业链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3.3亿元;17户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04亿元。
■ 推进新型城镇化 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这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这里,一座城就是一个大景区。
这里城镇建设不断更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更完善了,乡镇风貌更美了……
如今,漫步在凯里市,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公园广场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文明出行蔚然成风……不论是南来北往的旅客,还是久居于此的市民,都被这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活环境深深吸引,仿佛生活在一个公园里,把宜居宜业宜游的惬意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凯里市“产业新区、文化新都、生态新域、开放新地、幸福新城”“五新凯里”建设深入推进,东湖湿地公园、凯里市金泉湖步道、小高山步道……这些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相继完工投用,为市民增添了不少休闲去处,为凯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凯里市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镇品质和城镇经济双提升行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凯麻同城化、凯都一体化战略,加快推动凯里与麻江、凯里与台江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品质功能,通过加快城市更新,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整治提升城乡接合部、传统批发市场等区域综合环境,加快农贸市场提升改造。
为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凯里市把“完成40条背街小巷改造”作为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全力推进,目前已完成改造29条,剩余11条正在有序推进中。2022年改造项目道路总长9549米,砌筑维护雨污井385座,天空“蜘蛛网”改造15594米,路面提升8300平方米。共改造门头牌匾614平方米,墙面美化提升11653平方米,涉及居民11060户,受益群众37946人。
走进舟溪镇曼洞村,院落整齐排列,小路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人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的庭院精致小巧、别有韵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只是凯里市农村庭院美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凯里市以“三村工程”改革、“五大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农村庭院美化行动、乡风文明行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同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试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凯里市通过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美丽乡村,助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让城乡的山水底色更绿、更清,让百姓的生活环境更舒适、更幸福。
■ 加快农业现代化 立足山地特色兴产业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连日来,凯里市各地的水稻也迎来了丰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大风洞都蓬村的梯田里,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稻谷的香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金灿灿一片,一幅绝美的秋收画卷尽收眼底……
近年来,凯里市聚焦山地特色,创新发展思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山地经果林、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产业发展,持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以产业振兴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全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市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凯里市按照“一主两辅”原则精选主导产业,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将水果(蓝莓)作为主导产业,将蔬菜(辣椒、西红柿、生姜)、食用菌(凯里羊肚菌)作为“两辅”产业发展。同时,为推进农业产业生态特色品牌创建,凯里市综合考虑原料供应、加工基础、产业形态、产品结构、发展前景等因素,明确“凯里酸汤、凯里蓝莓、凯里生姜、凯里香葱、凯里平良贡米、凯里香炉山鸡、凯里小堡羊肚菌”等七大产业,抓好“品种选育、品牌创建、品质提升”措施,全力聚焦品牌创建。同时,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优强龙头企业和新型主体带基地、深加工、连市场,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据了解,凯里市为提升农业发展,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技术培训2232人次,开展技术指导12262人次。结合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要求,成立凯里市市级农业技术专家服务总团,下设粮油高产、畜牧水产、经济作物3个技术专家服务团,组建21个产业专家服务工作组,派出249名干部到各类产业基地,以先进的农业科技、经营理念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4.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32.07万亩;已建成蓝莓基地7300亩,年产量1200吨,有蓝莓深加工企业3家、蓝莓种苗生产企业1家;蔬菜种植13.41万亩、食用菌种植0.29万亩。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全市“两品一标”认证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00 户,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3家,其中省级13家、州级40家。
■ 聚焦旅游产业化 打造“旅游+”升级版
凯里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走进凯里,青山绿水相伴,处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一座“见公园、见广场、见景色、见绿道、见水系”的全域旅游城市跃然眼前。
近年来,凯里市按照“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景区”的理念,着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百节之乡”品牌、山地资源独特、水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空气质量优良等资源优势,举办赛龙舟、皮划艇、独竹漂、马拉松等各种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吸引市民和许多户外运动旅游爱好者参与。这让凯里市体旅融合发展拉动了旅游经济,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也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对外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凯里市不断整合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融合发展实现“1+1>2”的叠加效应,延长了旅游产业链,使旅游业形成全方面发展、多角度拓展的良好态势。凯里市围绕“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等内容,不断推出精品线路、精品活动和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真正让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形象“靓”起来,奋力书写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据统计,凯里市2022年1-9月,接待游客249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5.01亿元,同比增长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