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
★ 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
★ 十大工业产业均突破千亿元大关
★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3万亿元
★ 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
里程达8010公里,居全国第五位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十年。
十年来,贵州综合经济实力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增长近2倍,在全国的排位上升4位。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在贵州参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多次亲临贵州考察指导,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引我们走上发展新路。
早在2011年5月,习近平同志就指示贵州,抓发展不能再走老路,一定要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加快步伐,走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可持续、集约化、科学发展的路子。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考察时指示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十年来,贵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全球1/4以上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1/7以上的吉他,全国1/3以上的中高端钢丝绳、4/5的湿法净化磷酸、1/4的高品质磷肥在贵州生产,“西电东送”送电量累计超过4000亿千瓦时。
贵州的茶叶、辣椒、刺梨、蓝莓、李子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疫情发生前,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速居全国前列。
全省常住人口净增38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近18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翻了近2番,在全国上升8位,市场主体注册资本突破9万亿元,累计引进500强企业235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3万亿元、增长2倍以上。
新时代的贵州后发赶超,一些方面冲出了“洼地”,有的地方走到了“平地”,有的领域攀上了“高地”,贵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十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巨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打通对外大通道”“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重要指示,贵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010公里、居全国第五位,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实现了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重大跨越。
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3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打通了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子孙后代的“幸福路”。
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贵阳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形成了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川渝滇的快速通道。
民用航空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是全国仅有的民用航空市州全覆盖的2个省份之一。
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夹岩、黄家湾等一批水利工程,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乌江水运全线复航,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通道正加快形成。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对外大通道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
新时代的贵州山乡巨变,正从内陆腹地变为开放高地,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日益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十年牢记嘱托,十年感恩奋进。贵州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齐守、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同抓、发展和民生两个成果共要的新路,推动多彩贵州精彩蝶变,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示,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为贵州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明确了贵州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战略定位。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当前,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四区一高地”建设,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毓钊 张云开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