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印江杉树镇

乡村振兴画卷美

■ 郭进 张明江

杉树镇茶园管护培训。

张明江 摄

秋日,印江自治县杉树镇,天高气爽,满目新景:行走大寨村后山何家梁子,茶海连绵起伏,绿意盎然;漫步大罗村,桃花里漂流景区,村民吃上旅游饭……

十年来,杉树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了“山顶种茶、山腰种果、林下养殖、水上漂流”产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打下绿色发展底色。

喜人数据见证杉树镇绿色发展的强劲:发展茶叶7000余亩、发展精品水果7558亩、建成养殖场25个,年出栏生猪、牛2.2万头,羊0.35万只,鸡、鸭、鹅等家禽共计15万羽。

■ 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入画来

过去十年,杉树镇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终结千年贫困,实现13个贫困村如期出列,1153户475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精彩“蝶变”。

G211公路杉树段建成通车,“水电讯”样样有,通村路连接山村、通组路与连户路通达各家各户;实施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惠民工程,建成17个村级活动广场,完善17个村卫生室功能,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取得新突破。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开展学习先进典型、送爱国题材电影等自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最美家风”“最美庭院”“最美田园”“书香世家”等“三美一世家”评选活动,从严整治城乡滥办酒席,劝阻、制止违规酒席等,让文明乡风吹乡野。

开展绿化工程,该镇森林覆盖率达71.54%;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完善镇污水管网处理设施,实施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实施“四改一化一维”,让乡村应美尽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产业兴旺 铺实乡村振兴路

9月29日,杉树镇大寨村后山何家梁子,茶海连绵起伏,绿意盎然;大寨村集体经济养殖场,肉牛膘肥体壮。村党支部书记张金财说:“兴旺产业,铺实了乡村振兴路”。

2012年以来,党的惠民政策落地山村,政府引进龙头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盘活茶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2018年以来,村里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了1000亩青脆李,规模发展肉牛养殖。不久前,该村出栏肉牛50头,纯收入达40万元,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乡村要振兴,要有产业撑。杉树镇打好生态牌、念好山字经,按照“山顶种茶、山腰种果、山下养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目前,该镇形成菜籽榨油厂年产量150吨、茶叶加工厂年产量65吨、苕粉加工厂年产量12吨等农产品加工规模,农产品加工厂总产值达2.15亿元,形成了小而特、小而精的产业加工链。

■ 业态创新 吃上农旅融合“饭”

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更写好水文章。10月1日,杉树镇大罗村“桃花里景区”,大罗山庄老板张勇一边接待游客,一边感慨地说:“过去做梦都想不到,能靠水吃饭。”

杉树镇借东西部协作东风,依托大罗村山水资源,打造旅游接待中心,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引进企业打造桃花里漂流景区。

2020年,大罗“梵净桃花里·冷水河漂流”开门迎客。张勇抓住商机,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与张勇一样,村里共有5户村民吃上“旅游饭”。

2020年以来,大罗“梵净桃花里·冷水河漂流”项目吸纳游客6万余人次,带动200余人就近务工增收,旅游收入300余万元。不仅于此,该镇还建成年产40吨果酒加工厂1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 2022-10-18 印江杉树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5266.html 1 乡村振兴画卷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