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毕节 “金叶子”种出好日子

毕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农民靠种粮收入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近年来,毕节市始终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一手抓新兴产业提速增量,大力推进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农业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烟叶是毕节市的传统产业,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烟叶在带动村民就业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金沙大田乡:“烟叶之乡”生产忙 村民喜开颜

金沙县“烤烟之乡”大田乡是毕节市万担乡镇之一。7月份以来,大田乡随处可见烟农们采收、编烟、烘烤的忙碌身影。烤烟种植基地里烟农们正抢抓农时,忙着采收烟叶,大田乡4696亩烤烟已全面进入采收烘烤期。

烟农们挥汗如雨,忙着采收烟叶。已有3年种植经验的彝族村民攀杰是乡里有名的种烟能手,别看他年轻,却已经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家种植了90多亩烤烟,预计收入40多万元。

“这几个人都是熟手,每年都来帮我摘烟、选烟,一年平均干3个多月,务工收入有1万多元。”攀杰咧着嘴笑着说道。

在烟田边的电烤房旁,龙申跃兴奋地打开烤房门,纯一色金黄的烟叶映入眼帘。

现年53岁的大田乡白泥村彝族村民龙申跃是一个老“烟把子”,从17岁开始种烟一直到现在。多年来,他一直流转195亩土地轮茬种烟,同时给周边烟农提供育苗、烘烤服务,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收取费用。靠着种烟,龙申跃家不但盖起了新楼房,还买了两辆小轿车。

临近中午,在大田乡龙坪村流转40亩土地种烟的村民朱云,开着一辆客货车赶到烟站售烟,正准备吃饭的烟站职工和专业分级人员又忙碌起来。

“金沙县大田乡烟站除了落实烟农预约售烟、轮流交售、收购价总体提高6%外,还实施白天不限时间,有烟不停磅,烟农随时来随时可以交售的措施。开磅以来,截至目前,大田乡烟叶收购点已完成烟叶收购计划。”金沙县烟草公司大田片区负责人说。

“大田乡是毕节市名副其实的种烟大乡和烟叶之乡,所产的烟叶远近闻名。今年虽然受前期低温后期干旱天气影响,但是完成122万斤收购任务不成问题,预计收购均价可以达到16.5元/斤,预计烟农收益在2000万元以上。”同行的毕节市烟草公司金沙分公司经理赵承智说。

种植大户冯真元已连续发展烤烟10余年,在位于大田乡龙坪村种植基地里,他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运送鲜烟叶,一片片成熟的烟叶也成了冯真元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我今年种了15亩烤烟,现在正值采收的时候,目前已经采收近一个月了,预计在9月中旬就能全部收完。”冯真元脸上满是喜悦。

“金叶子”照亮了大田乡村民的致富路。作为毕节市41个万担乡镇之一,大田乡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产出的烤烟烟叶金黄、品质上乘,独特的优势也让烤烟成为了乡里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

抢抓新机遇,争当扛旗人。毕节烟草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力量,第一时间制定《全市系统“十四五”烟叶产业发展“1+3”规划》《贯彻落实全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任务清单》,主动把烟叶产业融入大农业,推进烟叶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更好履行国企应尽之责。

近年来,金沙县把烤烟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从技术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极大地提升烟农技术水平,改善烟叶烘烤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上等烟比例。通过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引导群众种植烤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烟农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及时帮助烟农解决在种植、采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各村烟叶生产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烟农都能产出优质烟叶,切实提高烤烟种植效益,同时,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在烟叶种植、田管、采收各个环节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将烤烟作为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产业基础。 (黄杏 江林峰)

■ 赫章可乐乡:做好烤烟烘烤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我家种植的72亩烤烟,预计交售烟叶9100公斤,收入约29.2万元,除去人工成本,大概还有15余万元的纯收入。”赫章县可乐乡双龙村卓基组烟农刘方信是村里的烤烟种植大户。目前,正忙着将刚从地里采收回来的新鲜烟叶搬进自家烤烟房,面对这几天采收回来的烟叶,刘方信难掩心中的喜悦。

“编烟的时候要注意,选烟的时候必须要选到颜色、成熟度一致的编一杆。编的时候一次拉三片,布局要均匀一致,烤出来的烟质量才好。”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毕节市、赫章县烟草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以及烘烤工厂,指导烟农科学采摘、烘烤及初分预选。在烤烟房旁边,烟农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烟叶进行分类、编杆和上炕。

烟叶陆续进入成熟采烤期,为提高烟农烤烟生产和烘烤技术水平,促进群众增收。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专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可乐乡烟农的每一块烟地,对村集体经济和每一户种植户的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抗旱防洪排涝、科学打顶、合理留叶、成熟采摘、曲线烘烤及分级技术进行现场指导。

“这么热的天到地里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对我今年烤烟的生产有很大帮助。今年我家种植烤烟50亩,毛收入30多万元。”可乐乡双龙村烤烟种植户熊家才激动地说道。

毕节市、赫章县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每到一块烤烟地,都结合前期旱情实际,有针对性地给烟农制定烘烤技术方案,现场讲解示范成熟采收及烘烤技术要领,提高烟农烟叶采收烘烤技能,降低烘烤损失率。

据当地烟农介绍,针对今年干旱,烟出现顶花较往年同期提前,造成减产严重,烟草部门及时提出补救措施。

根据烟草部门的建议,赫章县农业部门和可乐乡政府及早安排、部署,全面推进烟叶采烤工作。加强责任落实,逐户根据烟叶长势编排开烤日期,合理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做到技术员与烟农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烘烤工作取得实效。加强技术指导,组织烟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烟农家中,督导烟农及时采收烘烤烟叶。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分户指导、分类施策方式,帮助烟农解决烘烤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采烤技术指导落实到位。

“通过烟草部门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让我们对烤烟生产、烘烤和分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后将按照烟草部门的要求,抓好可乐乡烟叶采收、烘烤和分级,相信能有更好的收益。”可乐乡党委书记杜刚鋆说。

据了解,赫章县可乐乡围绕“烤烟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目标,立足乌蒙山腹地独特生态优势和农业生产资源优势,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循环、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各项资源要素,发展“以烟为主、产业配套、多业融合”的烤烟产业田园综合体建设在毕节市走在前、作表率。“支部引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脱贫户”“烤烟+多元化产业”发展方式,使可乐乡基本烟田生态适宜、设施配套、产出高效、保护有力,全面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烤烟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

今年,可乐乡烤烟种植面积为1.2万亩,预计收购烟叶3万余担,收购总产值达5000万元,完成税收1100万元左右。

(康波 李保军)

特写

深耕种出好生活

又是一年烟点收烟、烟农卖烟好时节。纳雍县寨乐烟叶工作站沙包收购点,迎来了众多出售烟叶的烟农。

眼下,烟叶已全面进入采收烘烤阶段。在各个烟叶烘烤房区,烟农们正忙着分拣、扎烟、上架、烘烤……绿油油的烟叶,变身为金灿灿的“黄金叶”。

在烟叶收购大厅里,前来售卖烟叶的烟农络绎不绝,一捆捆烟叶整齐地码放着。二三十户已预约的烟农正在售烟,烟站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偌大的售烟大厅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叶香味。

纳雍县沙包乡种烟大户夏西洋正在交售烟叶,他将自家烟叶从货车上搬运下来,工作人员井井有条地进行转运、定级、评审、复核、开单,再把烤烟装到烟叶站专用运输拖车上进行称重计价、储存,收购现场人头攒动、车辆穿梭、秩序井然。

“估计一亩能产250公斤上等级烟叶。今年我家种了35亩烤烟,应该有10万元的纯收入。”夏西洋难掩笑意。

夏西洋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读6年级、小儿子读4年级,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妻子专门在县城租了一套房照看孩子。目前,夏西洋夫妇正在谋划在县城买房子的事。

近年来,毕节市将烟叶作为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成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开展更加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同时每年出资为烟农购买烟叶保险,提供烟叶烘烤补贴,扶持烟叶产业发展。

行走在毕节乡村,随处可见烟农在烟田里采收烟叶、三轮车拉着鲜烟叶或烘烤出的金黄色烟叶驶往炕房、烟站的画面。

而此时的育苗大棚里,黄瓜、青椒、茄子已长满棚架。烟农利用烟叶种植空档期,在闲置的大棚里种植黄瓜、青椒、茄子等有机蔬菜。“蔬菜成熟后,上市期间还供不应求呢!”村民们骄傲地说道。

为促进多元化增收,毕节市在各村(社区)大力推广“烟粮轮作”机制。烟叶收获后种上四季豆,既能改良土壤,减轻烟叶病虫害,又能有效解决烟粮争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增加村民收入。

毕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烟叶和药材是毕节市不少村寨里发展的重点产业。近年来,当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药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新发展药材种植面积实行以奖代补,使药材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新财源和重要渠道。

(黄杏 赵雪娇)

种烟过上好日子

“我今年种了114亩烟叶,已经交售了2次近1500公斤;全部出售完预计可以卖46万元左右,除去地租、人工等成本,可以净收20万元左右。”已有多年种植经验的烟农黄刚是村里的种烟能手。

“种烟,让我和乡亲有了致富信心。”黄刚种烟5年多来,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金沙县大田乡是毕节市重点优质生态烟区,种烟历史有60余年,优越的生态环境,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烟叶。烟草产业的发展,为山区村民找到了一条勤劳致富的“金路”,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35岁的黄刚,流转土地百余亩发展烟叶种植,年纯收入近30万元。他带动全村村民种烟的积极性,并让周边乡亲到他的烟田务工增加收入,使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小能人”。

然而,按乡亲们的话说,黄刚早年可是有些“不务正业”,长年在外,开过餐馆、做过生意,建筑工地、工厂他都干过,但是长年不回家、照顾不了家中父母。

4年前的春节,他突然回家过年,看到父母骤然间增添了许多白发,对他震动很大。那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偶然间,黄刚发现种烟回笼资金快,利润也可观,就想规模种植。

于是,他开始学习烤烟技术,全身心投入到烟田里,一点一点总结经验。刚开始种植10多亩,有什么不懂的,就向父辈学,从选地、备栽、移栽、施肥、打药、采收再到烘烤。他把父辈们种烟的经验和技术都一样一样学到手。但是,他并不满足于一直复制老一辈的技术和经验,每次乡里和烟草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他都积极参加,努力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烟叶种植方面每次学习到的新技术、新理念,他先应用到自己的烟田里。

近年来,在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帮助下,黄刚通过不断的努力,种烟的收成也越来越好,目前,他已种植烤烟114亩,纯收入也从最初几万元到现在的30多万元,帮助和带动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黄杏 江林绎)

--> 2022-10-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5221.html 1 毕节 “金叶子”种出好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