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

在“两山”转化间遇见幸福

冷朝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毅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贵州的母亲河。乌江流域承载了贵州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

思南县,贵州东部一座汇聚乌江灵气的古城。奔腾不息的乌江穿城而过,哺育着两岸的人们。

“每次到县城办事,我都会站在城中的大桥上看看奔流不息的乌江水。”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说,清澈的乌江水与岸边青山相映成画,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要保护好这一江清水,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发展红利。”说到“水”,冷朝刚感慨万千。

曾经,“吃水难”是冷朝刚和乡亲们最犯愁的事。青杠坝村山岩陡峭,雨水一落地就顺着石头缝流走。缺水,一度是制约青杠坝村发展的“短板”。

2006年,思南县水务局出资,加上村民自筹部分资金,青杠坝村从2公里外的水源点引来饮用水,接入每家每户,解决了吃水问题。

“经历过吃水难的青杠坝人,深知好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埋下了绿色发展的种子。”冷朝刚举例说,在建设农副加工厂及纸厂时,青杠坝人选择荒山石坡地作为生产园区,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规划黄牛养殖园区时,必须远离村民居住生活区,不对人们居住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青杠坝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起森林山庄……

青杠坝村在“两山”转化间遇见幸福。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0多万元,集体资产达到52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万元。

乌江两岸,像青杠坝村一样享受生态发展红利的村子很多很多。

2021年2月3日,毕节市黔西县(现黔西市)新仁苗族乡乌江六冲河段,习近平总书记远眺乌江山水,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保护深入人心,乌江水质越来越清。”冷朝刚说。

--> 2022-10-18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5131.html 1 在“两山”转化间遇见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