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珣 游正玉
仁怀地处贵州西北部,西临赤水河、北靠大娄山,历史上曾是“川盐入黔”的商业重镇。近年来,该市依托赤水河畔良好的生态和特殊地理环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大突破,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大提升,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大发展,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大提质,谱写新时代酒都仁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新型工业现代化让生活更甜蜜
白酒产业是仁怀的主导产业和重要引擎,而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仁怀,近年来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战略带动下,以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扎实开展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走进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厂房上白烟袅袅,空气中飘散着阵阵酒香。重阳过后,赤水河再度清澈,国台、钓鱼台、君丰、夜郎古、金酱等酒类企业,纷纷进入酿酒忙碌时节,开启新一轮酱香白酒酿造生产周期。
在夜郎古酒业制酒车间,工人们上甑、蒸煮、取酒、下甄、摊晾、加曲、堆积发酵……现场粮香扑鼻、红沙飞舞、水汽蒸腾。
“技改后,车间利用全自动智能恒温风冷设备代替水冷设备取酒,白酒产量提了上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制酒工人王兴说。
2021年,夜郎古酒业按照仁怀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和“四改造一建设”工作要求,对制酒车间冷却水系统、窖池接酒池、厂区管网、废水应急池等进行升级改造。此次改造,不仅让厂区环境更美更优,也让白酒生产更绿色、更节能、更环保。
环境优美,美酒飘香。在酣客君丰酒业的新包装车间,机械声轰鸣,行如流水的生产线上各类产品数不胜数,旁边的工人们正动作娴熟地装盒、贴码、搬运。
自2021年投产以来,酣客君丰酒业全力打造智能化包装车间,不仅实现了洗瓶、装酒验证防伪码等智能化操作,包装产能与传统包装车间相比,更是提升了50%左右。目前,一条生产线日包装产量1万多件。
酣客君丰酒业、夜郎古酒业只是仁怀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自仁怀市实施“四改造一建设”工作以来,各酒企积极行动,按照“三个一批”等要求加快整改,目前已完成企业799家,验收合格728家。至此,仁怀白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进更加广阔。
以酒立市、以酒兴市、以酒强市。2021年,仁怀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4.49亿元,酱酒行业收入占全国酱酒销售收入的70%;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9%,仁怀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2位,综合实力位居西部百强县第4位。
未来,仁怀将继续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实现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工艺独特、品质卓越、标准权威、品牌响亮、文化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 新型城镇化让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仁怀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城乡融合,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以酒都都市圈核心区建设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
沿着鲁班大道一路看来,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马路四通八达,一幢幢高品质住宅拔地而起……仁怀吹响城市发展号角,以打造中国酒都都市圈为目标,形成“一心两翼”的城市格局。南部新城作为“一心两翼”中的“南翼”,是仁怀市城市发展的主战场。
“我住在鲁班街道,这条路长期都在走,新城区道路交通建设好以后,我们生活方便了许多,城市得到发展,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市民李浪飞每天穿梭在这条他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新老城区的结合让他的幸福感倍增。
南部新城的改造是仁怀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仁怀市紧接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围绕“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一般集镇+中心村寨”城镇化发展结构和“四河四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形成中(枢)茅(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赤水河白酒产业经济带、以南北高速公路为界的南北通向带,中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构成的“一心两带三区”经济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卫星城镇+一般城镇+美丽乡村”构成的城乡统筹发展结构,建设特色城镇,打造美丽乡村,实施集镇“8+X”项目384个,打造184个精品村寨。
新城区在不断拓展的同时,仁怀市还将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全方位改善了老旧街区的环境,提升了城市“颜值”,提高了老旧街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小区改造后,入户有电梯,再也不用提着孙子的童车爬上爬下了。”家住中枢街道葡萄井社区的张飞坦言,老旧小区改造让生活更方便了。2021年以来,仁怀共投入资金1734万元,对城区8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升级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改造住房163栋,总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460户8600余人。
“十四五”期间,仁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构建“一核引领、两极驱动、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 农业现代化让生活更红火
深秋时节,走进长岗镇茅坡村高标准农田,一幅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业新画卷映入眼帘。
长岗镇茅坡村是仁怀有机高粱标准化示范基地之一,经过高标准农田打造,昔日的“荒坡坡”成了有机高粱种植的“金窝窝”。近年来,长岗镇茅坡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将零散的土地整理成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土地活力得到释放,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打造,目前茅坡村土地宜机化率达88%,为高粱生产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增加了群众收入。”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高粱产业作为仁怀市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2022年仁怀市高粱种植面积35万亩,订单26万亩,预计产量8.75万吨,产值预计达9.8亿元,实现农业增效、产业增收、农民致富。
与此同时,仁怀市始终把加强酒用高粱种源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围绕发展现代种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繁育、种子科研、种子推广等“四大工程”,加速提升种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供种保障能力。
水清岸绿、游鱼相逐,瓜甜蔬绿香满园……五马镇东升农场成片的绿色蔬菜尽收眼底,鲜嫩水灵的青菜在田园里“伸着懒腰”,村民踏着露水穿梭在绿油油的蔬菜地里,摘菜、打包、上秤、装车,很快就会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
东升农场协农坝区是仁怀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成功试点,自动喷淋系统、智能温室大棚、无人机追肥、收割机采收、冷库速冻冷琏物流、有机产品认证,科技现代化提高了产量、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据悉,“十三五”以来,仁怀市累计培育了85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6家家庭农场,9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地级龙头企业、52家县级龙头企业,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仁怀市农业总产值预计达56.5亿元,同比增长8%,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0元,同比增长4%。
如今,走进仁怀的乡村大地,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自然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酒都大地上徐徐展开。
未来,仁怀市将昂首阔步,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奋力推进农业大发展,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旅游产业化让生活更惬意
在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十多公里外,就是历史悠久、工艺繁琐、技术精湛的茅台酒的故乡——茅台镇。拍照打卡、视频通话、抖音直播……这里到处都是一幅悠闲惬意景象,游客们纷纷记录与分享着茅台酒镇的美好。
中国酒文化城、杨柳湾街、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天酿景区……随处都可以看到前来旅游的游客,其中大部分都是奔着当地独特的酒文化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来。醉里赏景景更美,景里品酒酒更香,美酒与美景在茅台镇完美融合。
“来到茅台镇,空气中弥散着酱香酒的味道。这里的景色非常好,下次还要带父母一起来玩。”外地游客周志云笑着说。
除了不断推进酱酒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茅台镇还积极探索夜间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景区夜间亮化工程,提升景区夜间形象,不断活跃景区夜间业态。灯光水舞秀、西山演绎剧院、醉里水街、茅台会客厅商业广场……构成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满足了游客夜娱、夜游、夜购、夜食、夜宿的消费需求,带动了当地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2021年,仁怀市共接待游客769.7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293.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4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1.09亿元,同比增长29.41%。
“我们将围绕做足文旅、农旅、酒旅三篇文章,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关项目、国家级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培育出‘红白绿’三色辉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仁怀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李延辛介绍,在旅游产业化的带动下,当地精心策划多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