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国军 杨鸣丹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贵州医科大学“协和班”开创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百项;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分别突破1000人和100人;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党组织荣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这一系列成绩,都是全体贵医人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也是贵州医科大学(下称贵医大)党委抢抓机遇谋发展、提升内涵强实力、切实抓好高质量的党建和办好高质量的教育结出的硕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医大党委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抓好国发〔2022〕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建好“百年贵医”,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培育高质量人才,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贵医智慧和贵医力量。
■ 党建引领 激励干事创业奠基础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掌舵人”,贵医大党委紧紧围绕“百年贵医”奋斗目标,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该校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医护员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推动该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贵医大党委书记梁贵友说:“旗帜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一流的百年医科大学’是学校确立的面向2038年的奋斗目标,党建引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最大限度汇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医大党委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不断增强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建立党委会理论学习“第一议题”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推进学习成果向工作实效转化,以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成效考核为契机,高质量推进学校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切实履行班子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构建巡视整改“1+2+3”工作格局,整改清单100%完成,大力推动校内巡察工作,建立校内巡察“四个三”工作格局,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决扛起新时代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发展的责任担当,奋力开创学校新时代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夯实基层党建的稳固堤坝、创新党员教育的线上载体、活化主题党日的内容形式,全面推进“五级书记抓党建”。突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圆满完成基层党委(党总支)换届工作。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二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支部共建联建,持续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开展“基层党建巩固年”“基层党建提升年”,在标准化建设、精准化管理、系统化推进上下功夫,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此外,成立党史党建研究中心,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着力构建“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支部—思政工作队伍—青马班学员”五级党史宣讲体系,将育人实践贯穿于党建工作中,不断形成“一院一品、百花齐放”党建品牌创建新格局。
■ 强根铸魂 坚持立德树人显成效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贵医大党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健全“党建引领、全员协同、多层递进、十育联动”运行机制,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全面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校充分发挥党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作用,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聚焦明理明道,聚焦入脑入心,聚焦落地落实,不断创新思政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一个根本、两个定位、三全育人、四大工程、五共联促”的“12345”工作理念,建立医教研协同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
充分发挥医学院校专业特色,以构建“大思政课堂”一体化建设共同体为抓手,按照“厚实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的思路,抓实“三基”,推进“三教”改革,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整合医工文理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双向融合,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把“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当好“大先生”。
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推进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建设,深化思政课教师研修实践,加大思政课“一课一品”建设力度,打造思政课金课,培育思政课名师,加强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实现“线上”观看教学视频、扩充课堂知识,“线下”细致讲解与充分互动、研讨相结合。
充分发挥“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优势,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社区治理等多元化载体,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各年级全覆盖,建立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支持制度,打造实践育人精品项目。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近三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参与志愿者10000余人次。
■ 对标一流 加强内涵建设提质量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贵医大党委聚焦“四个服务”“四个面向”,准确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科学研判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快“双一流”建设,突出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教育,贯彻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理念,实现核心竞争力、人才集聚力、学科影响力、育人协同力、科技创新力、文化软实力提升,全面开启“百年贵医”建设新征程。
贵医大党委副书记、校长罗鹏说,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双一流”建设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引擎,铆足干劲在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上闯新路、在医学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开新局、在加快“新医科”建设上抢新机、在推动“双一流”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上出新绩,量质并进、深度融合、特色发展,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贵医智慧和贵医力量。
对标的关键是找准奋斗坐标,奋斗的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2年,该校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单位”项目,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4年,花溪校区建设完成,开启了两校区办学新纪元。
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整合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2016年获批建设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7年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
2018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获批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9年贵医大“协和班”正式招生。
2020年召开贵医大第一次党代会,系统设计了建校100周年的总体发展蓝图,提出“两步走”战略部署,实施“十大工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和激发学校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在建好“百年贵医”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人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贵医大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了师资队伍规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21年,引育高层次人才156名,同比增长240%,创学校单年引才数新高,超过“十三五”期间引才总和。其中以“双聘制”柔性方式引进“杰青”“优青”“长江学者”等领军型人才19人,超额完成贵州省“人才倍增”五年计划中单年国家级人才引进任务的400%。
结合学科优势和社会责任,该校把服务国家战略、贵州发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联袂开办临床医学创新班——协和班,连续4年创造招生生源质量历史新高,获得国内医学教育同行和学者赞誉,在贵州高等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获批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贵医大与希腊雅典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获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之源。该校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百项,获批重点项目实现了全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部领域重点项目“零”的突破,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二,连续三年位列西部单列医科院校首位。近5年来,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项近40项,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626项。
值得一提的是,贵医大汤磊教授团队的3个化学创新药发明专利、系列化学仿制药生产技术工艺等知识产权,作价3400万元入股贵州中森医药公司,持股40%,这是该校乃至全省高校科技成果首次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形式实施转移转化,推动贵州化学药产业发展。
■ 融入地方 服务社会发展为人民
贵医大坚持扎根贵州,勇担大学使命,与贵州高质量发展同行,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不断完善服务区域创新体系,深化校地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专业担当,走与产业深度融合、区域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该校各附属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其中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排名西南第六,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全国第67,为贵州省公立医院“国考”史上最好名次,与中山大学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其贵安医院正式开诊运营,实现一院两区管理。
主动担当教育脱贫攻坚重任,整合资源拓展“专升本”医学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位列全省医科院校第一;深入挖掘医学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积极开展村医、住院医师等各类卫生人员专项培训,5年累计培训人次达16万。落地“大地论文”工程,派出科技团队深入帮扶地区,一地一策拟定产业发展规划,总共直接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并扎实开展干部“驻村帮扶”以及医疗义诊等工作。
坚决有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充分发挥党委统筹部署、基层党组织高效协同、党员干部坚决执行的“三位一体”战疫优势,火线接管贵州省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累计选派数千名教职医护人员参加省内外抗疫工作。
新时代,奋斗正当其时;新时代,建设百年贵医大正当其时。贵医大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贵州省医学教育新高地”“医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示范校”“医学教育精英人才培养先行者”“合作办学新样板”,建立健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水平,办好高质量的医学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医院,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培育高质量人才,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贵医智慧和贵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