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荣江
曾经,清镇市GDP总量排名全省第11位,而在当年的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则为倒数第11位,这一现实反差曾被视为“清镇之痛”。自此,清镇市痛定思痛,凝心聚力补短板、下猛药;真抓实干除沉疴、治顽疾,全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商环境建设实现完美逆袭。
2018年,在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省第4位、2019年全省第2位、2020年全省第16位、2021年全省第6位,在贵阳市各区、县中始终保持前列。相继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县(市、区)”“中国(区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县区)”称号……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成为清镇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力印证。
清镇市营商环境以优异的成绩完美实现蝶变升级,随着一批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一批批企业办理注册,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正成为清镇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助力“强省会”行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使清镇真正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沃土。
■ 办事“清松”到位 企业更省心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清镇市紧紧围绕民营企业发展所遇到的困点难点,深入调查,坚持以环境“有为”,践行“清松”政商关系,促进企业“提效”。
近年来,清镇市充分发挥产业、生态、人才、交通等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贵人服务·清松办”营商环境品牌的加持下,全国各地广大投资者来到清镇,就能从项目洽谈引进、落地建设、做大做强等享受全过程、全天候的高效优质服务,实现了政务事项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免去了“多头找、到处跑”的烦恼,办事顺顺利利、轻轻松松,处处体现“贵人服务”。
清镇市实施招商引业项目“招、安、扶”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将产业大招商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精准联动、同向发力,对“招、安、扶”三个阶段服务标准、服务保障进行规范,按照获取线索、考察洽谈、项目评估、合同审查、常务会审议、签订合同、项目备案七个步骤,进一步完善招商引业相关制度;按照统筹管理、项目转办、落地开工、调度推进、建成投产的流程强化项目落地服务;通过持续开展企业遍访,建立企业帮扶工作互动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业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政策兑现分级调度机制,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贵州省、贵阳市产业扶持政策,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等一系列举措,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全力推进“贵人服务·清松办”品牌创新实践。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清松办·咨询投诉”“清松办·事前辅导”“清松办·自助办理”等服务功能区,进一步提高“集成套餐占比”,落实主动服务、陪同服务、助老服务等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从细节处让企业真正体会到办事“清松”。
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清镇市共开展招商引业155次、引进项目163个、投资总额累计达647.4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41.46亿元,实现产值11.88亿元,促进税收增长1.14亿元,带动劳动就业4351亿元;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贵州省、贵阳市产业扶持资金累计13516万元;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违规违纪问题24件,党纪政务处分24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 效能提升到位 企业更舒心
“只讲怎么办,不讲怎么难。”清镇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时间再压缩、流程再精简、服务再提升”的原则,不断提高政务水平,提升审批效能,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思维,推动行政审批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
如今,清镇市开办企业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获得电力低压非居民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所有业务均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当日办、即时办比例不断提高。
全力推动服务集成,扎实推动“一窗通办2+2”改革试点,坚持以转理念、转模式、转作风和质量变革、效能变革、动力变革“三转三变”为抓手,根据“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及“法人+自然人、咨询+投诉”的模式设置综合窗口48个,33家部门,176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窗通办”综合窗口进行收件,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率100%,实现企业“进一个门、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
探索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月抽查制度,每月均对营商环境指标事项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涉及事项存在超时办理或其他问题的,深查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到位,从源头上保障效能提升。
聚焦经开区主战场,深入推动“营商环境最优园区”试点工作,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文物考古调查、地震安全性、节能评价等作统一组织评估,评估结果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有效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建成经开区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推动园区闭环管理,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 纾困解困到位 企业更放心
“哪里环境好,投资者就把项目建在哪里。清镇有看得见的诚意、摸得着的温度。”扎根清镇多年的企业负责人肖先生深刻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机制“破冰”带来的行动“突围”,令市场主体拍手叫好,“看到政府动真格,部门主动开展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纾困解困,我们企业家信心倍增。”
清镇市着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对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的6方面33项措施、《贵州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任务清单》8个方面142项措施进行逐条梳理,制定发布《清镇市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帮助企业掌握各种扶持政策。
截至2022年8月底,已帮助160余个市场主体申报兑现产业扶持、房屋装修补贴、搬迁奖励、达产增产奖励、科技项目经费等政策扶持资金3041.24万元。
全力以赴解决生产要素保障,聚焦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生产要素,组织供电、自来水、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深入企业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仅2022年上半年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20余个,推动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下半年清镇市营商战线没有因为疫情而止步不前,保障生产安全运行、促进经济有序发展同步推进,持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两手抓、两不误”。
真心实意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2022年紧盯1.3万多家工商登记注册企业、近300家上规入统企业等市场主体,充分利用行业网格、属地网格化等开展利民惠企政策宣传和“清镇市贵人服务‘清松办’企业服务手册”宣传发放。深入开展企业遍访,精准收集企业发展诉求和困难问题。截至2022年8月底,共开展企业遍访13292户,收集梳理困难问题477个,已解决完成447个。
■ 法治护航到位 企业更安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定力,离不开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清镇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贵州省和贵阳市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各项安排部署,以减时间、降成本、缩流程、优服务等为主要抓手,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提出服务企业的特色指标,用诚信建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用法治手段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让法治成为最优营商环境的“硬核”。
清镇市在纵深推进司法服务中,大力开展智慧法院建设,仅2022年上半年,完成在线立案1276件,在线庭审347件,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296.27%和7.2%;有效电子送达次数325047次,电子送达裁判文书7249份,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33.56%和55.03%,实现“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的新跨越;通过法律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驻村队员“三员会诊”推进诉源治理,积极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022年上半年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449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2.8%。
“五长联席”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由清镇市委统战部牵头,将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司法局局长与非公有制企业董事长,联合建立了“五长”联席会议机制,同时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统战工作站”,以“五长”联合民营企业“统战工作站”,协同联合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剖析警示、违法情况举报等服务,并严厉打击挡工堵路、强揽工程等涉企违法行为,着力打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取得了1+1大于2的工作效果。
清镇市从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出发,通过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间、减跑动、减成本,让企业家在清镇能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海阔凭鱼跃,林茂鸟频栖。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及贵黄公路市政化“四机叠加”,为清镇发展带来决胜之机。人杰地灵的清镇,有着肥沃的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有着“四湖托市”“四水萦城”的怡人生态环境,全国最大的连片铝矿资源产地,如今已成为创业投资者眼里的“新大陆”。
(本版图片由清镇市投资促进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