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唯
在贵州黔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6000多平方米的万级无尘防静电车间,6条生产线轰鸣运转,工人们身着作业服、24小时轮班奋战,每天可生产10万只5G光通信产品;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涉足无人驾驶车领域,致力于开发并制造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通用底盘,目前该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市场……
作为省、市高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核心区之一,贵阳高新区锚定“高”“新”定位,以大数据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不断育龙头、补链条、强集群,一家家高科技企业茁壮成长,一批批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一件件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在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中作出了高新贡献。
■ 强化党建引领
今年7月,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党员先锋岗”授牌仪式,鼓舞党员奋力作为、争做表率,薛波是此次获评“党员先锋岗”的党员之一。
“要让设备做得比人工好,数据很重要。比如产品要经过多少工序,每个工序要多长时间、多高的温度,都需要工匠们一次次反复实践后得到数据。”薛波有着20年党龄,从公司实施智能化改造以来,他和工友们承担着各种产品的原始数据积累,“这些数据为公司实现智能化改造打下基础。”
一直以来,贵阳高新区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实施“党建+人才”双核引擎,引导园区“两新”党组织在出资人、高管和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动实现党员和人才的互动化、双向式培养。
同时,将园区党建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建立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包片联系督导工作机制,定点指导园区“两新”党组织组建、党建示范点创建,并将园区党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将党建品牌创建情况、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情况、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两个作用”发挥情况等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年度考核,结果与政策兑现、评先评优挂钩,压实出资人和“两新”党组织工作责任。目前,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增加至160家,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93%。
在活动“共办”、发展“共抓”、产业“共建”上下功夫。该区通过开展非公企业“书记讲师团”专题党课、现场观摩交流等形式,建好产业链企业“互动群”;依托行业主管部门,以党建工作好、产业带动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在引领集群党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形成联动;依托园区龙头企业的党建优势、产业优势不断辐射至集群企业,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红色引擎”。
■ 加快产业升级
茶几桌面瞬间变为触摸屏,不论是换电视频道还是操控电脑,手指一点即可实现。这就是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家具。“我们主要以生产1至105寸触摸屏为主,产品主要供应传音、海尔、联迪等知名企业,其中还有30%销往海外。”该公司董事陈卡斌说。
从深圳招商引资落户在贵阳高新区的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搭乘贵州“万企融合”快车,建成全球首条类7代触摸屏智能生产线,成为贵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
电子信息产业是贵阳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也是该区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匹“黑马”。数据显示,全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已连续五年上升。
为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贵阳高新区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做大工业总量、强化结构目标、提升产业效益,强力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聚焦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在去年底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此外,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补链延链强链,将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推动比亚迪、神奇制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投产生效。今年上半年,全区“两主一特”产业产值完成118.68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5.9%。其中18户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完成产值41.11亿元。七大工业产业完成产值123.5亿元。
■ 厚植双创沃土
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信息技术、电子设计服务,营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成功实现上规;贵阳君子谦行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立足二维动画制作搭建动画人才库,被列为贵阳市重点文创企业……在贵阳高新区,一大批企业在双创沃土上茁壮成长。
自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以来,该区以打造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孵化载体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融合协同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奋力营造双创良好氛围。并结合区域创业孵化情况,打造播种社区(种子)——哺育社区(苗圃及众创空间)——孵化社区(孵化器)——加速社区(加速器)——产业化社区(产业园)“五个环节”创业孵化与产业培育全链条。
如今,全区聚集各类研发机构及平台267家,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省级人才基地12个,聚集各类人才6.5万人。建成国家级孵化器(含众创空间)9个,省级孵化器(含众创空间)7个,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连续8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A类(优秀)的孵化器。本土孵化培育的航宇科技、振华新材料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全省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零突破”。
该区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支持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布局。截至今年8月,全区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1家、国家级研发平台3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亮点一
服务“点对点” 发展“充满电”
“在瓦斯发电中,如果瓦斯含量低于8%浓度,将直排空中,造成空气污染,并且等体积的瓦斯对大气造成的危害是二氧化碳的24倍左右。”
贵州正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勇说,针对这一现象,公司正实施低浓度瓦斯全利用项目,“我们研发出低浓度煤矿瓦斯锅炉、低浓度瓦斯混合箱,可以把煤矿瓦斯利用率提高约40%、余热利用率提高约70%。”
正升科技于2014年入驻贵阳高新区,是一家从事煤层气和余热发电的企业,目前已建成投产三座瓦斯发电站,下设纳雍分公司和黔西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十余项,年产值达2000万元,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此次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资金支持。”卢勇说,“通过政府和银行的上门服务,我们获得了一笔400万元的贷款,从正式提交申请到资金发放,前后仅用1个月的时间。”
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由该中心主任为第一专员、中心副主任为责任专员、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以及工作人员为承办专员,为企业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全力打造高质量服务体系。
“企业一路走来,无论是产业政策的解读、相关部门的对接,还是筹措项目的发展资金,都得了贵阳高新区各部门的帮助。我们将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力争今年底在新三板实现挂牌,2024年达到进入北交所的条件。”卢勇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贵阳高新区还立足企业需求,主动进高校对接,围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主题,深化校地校企合作,通过“点对点”主动联系、“面对面”进行讨论、“线连线”开展合作的方式,深挖就业岗位,持续到高校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推动在黔高校毕业生逐梦贵阳。围绕引、聚、育、留,研究出台《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企业入园孵化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吸引留学归国人才留筑创业创新。
亮点二
拥抱大数据 打造新引擎
“戴上AR/VR眼镜等可穿戴式设备,即可实时观摩手术。”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枭介绍,“这是公司打造的‘基于5G技术的39互联网医院专科建设服务平台及应用’项目,通过利用5G大带宽的特性,为远程会诊、培训等提供网络通信保障,做到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建设。”
放眼贵阳高新区,一大批大数据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朗玛信息就是代表之一。
朗玛信息致力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开发,自主完成互联网社交、移动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医疗”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研发,并成功探索出以实体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旗下的“39互联网医院”注册用户量超100万,业务咨询量约300万次,签约合作市、县医院1300余家,签约合作专家超2000名,累计完成来自27个省份、37个专业的46万次疑难重症医疗服务。
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引领高质量发展,呈现产业加快聚集、行业深度融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因为有大数据的“搭桥”,贵阳高新区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上大展拳脚、频频出彩,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2022年,贵阳高新区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优势,打造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依托贵州云上数据交易公司的“云网”数据交易权限,进一步培育数字经济平台项目,引导企业完善区域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激发数据交易流通活力。预计全区规上互联网和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78亿元,净增上规企业5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达113亿元。
手记
勇当“火车头”
时光是变量,也是奋斗者的常量。
从1.31平方公里起步,庄稼地变产业园,小而散变大而强,产业链、前沿技术拔节生长,教育、医疗、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接连布局……贵阳高新区以勇立潮头奋力闯的“拓荒劲头”,逐步成长为吸引企业、吸引人才、吸引资金的“磁石”,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一幅“蓝图”。
白鹭湖公园、启林山等景点“矩阵”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散步赏景的好去处;中晟泰科、林泉电机等企业相继落户,为产业聚集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提升人才满意度和归属感为标尺,按照政府让利、企业微利、人才得利原则,沿数博大道规划建设人才小镇,纳入“教育+、产业+、科技+、环境+、城市+”等要素,不断促进产学研城联动、学智财住交互,构建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融合发展圈。
迈入而立之年的贵阳高新区,努力走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的发展之路,勇当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