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居住更舒适 生活更美好

贵阳市南明区青云市集。 赵松 摄

人们在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游玩。

贵阳市南明区市府路10号三期二单元加装电梯。 赵松 摄

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黎明路管网施工。

六盘水市钟山区建设路小区改造后,楼下绿植环绕、干净整治,居民过上舒适惬意的生活。

黔西南州兴义市花月小区改造后,老人散步、小孩玩耍,一派热闹的景象。

■ 彭银 何治强 林石

让生活更美好,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的大考中,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聚焦人民所需所盼,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城市更新为载体,全力推进城镇“四改”(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地下管网改造),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务实作为,让黔中大地每一个角落都响彻着城市更新的“奋进曲”,进一步推进城市面貌实现新变化、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一座城的美好生活向往正不断实现。

■ 老旧小区改出新面貌

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这些不仅是老旧小区常见问题,也是住在小区里的居民心里抹不去的一桩“心事”,更是现代城市发展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宜居度,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加装电梯、增设车位、绿化院落……一个个透着民生情怀,彰显着“以人为本”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群众好评纷至沓来。

“你看,现在这个小区又干净又漂亮!楼道感应灯亮了,下水道也通了,房顶也隔温了,真好呀!”来到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津街道教师新村小区楼前,田儒元老人兴奋地介绍着小区的变化。平坦的路面宽阔整洁,从里到外粉刷后的楼体焕然一新,单元楼防盗门增设了门禁系统,新规划的车位上,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近30年的老旧小区。

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小区以前门窗破损、屋顶漏雨、地面污水横流等情况非常严重,由于小区是开放式小区,进出人口比较杂,没有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环境卫生都很难管理,导致这批房子逐渐成为居民眼中的“老破小”。

“现在整个小区都翻新了一遍,路旁有鲜花,小区更漂亮了。实施管网改造,污水不乱流了。家门口安装了健身器材,大人孩子别提有多高兴了。”田儒元老人说道。

和印江教师新村小区一样,在贵阳市云岩区西出口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原来的破旧楼房已然消失不见,外墙美化、内环境和管网改造、智能环卫垃圾箱、智能充电桩安装等全部完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印江教师新村小区,云岩区西出口片区只是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生动缩影。据悉,2019年以来,我省共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000余个,惠及52.37万户居民。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完成改造1780个小区,涉及34.8万户。

■ 背街小巷改出“高颜值”

“沿岸绿植林立、鲜花怒放、河水清澈、空气清新,这才是我们居民想要的生活环境嘛!”居民尹素兰阿姨一边悠闲地散着步,一边说着家附近的变化。

尹素兰阿姨想要的生活环境就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双水小河沿岸,以前这里道路坑坑洼洼,下点雨就积水,管道电线纵横交错,河里垃圾漂浮,路过的居民都非常嫌弃。

自去年5月启动提升改造工程以来,一段段破损、积水、脏乱差的背街小巷变得干净整洁,越来越美。改造后的路段,“美化”与“文化”同步深耕,一步一景,往返有故事相伴,诉说着背街小巷的水城味道。

通过“提质、增绿、添彩”提升改造,双水小河沿岸的环境变得更生态、更整洁、更美丽,为周边数万居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步行空间,让一条条背街小巷变得“更有颜值、更具气质、更富活力”,改善了投资环境,带动周边房地产市场快速升值及商铺增效,为城市增添新活力,赢得百姓的称颂。

“我家就住在附近,现在这里环境舒适,空气新鲜。每天早晚,我都会来这里散散步、乘乘凉、聊聊天,既丰富了我们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又促进了身心健康。”正坐在河岸边柳树荫下乘凉的70余岁老人谭吉荣如是说。

附近居民王阿姨经常和老伴带着3岁的孙子来这里游玩,“晚饭后,吹着凉爽的清风,一家人沿河散散步,陪伴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安逸得很!”

在双馨苑食府工作的李雪赞不绝口地说:“改造好的背街小巷人气很旺,人多时比市里黄土坡还热闹!就连这有点背街的饭店,前来就餐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这段河道两边20多个门面,以前很少有人问津,现在已有十多个门面出租经营。

“小巷道”连着“大民生”。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看似不起眼,却紧贴着百姓生活的主要空间,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指数,涵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放眼整个贵州,曾经“老破旧”的背街小巷正焕发“新生机”,逐渐向着“美新靓”蝶变。昔日藏在深闺无人知的小巷子,也成了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地”。据悉,2021年,我省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273条,完成投资约8.63亿元。截至2022年9月底,我省背街小巷改造累计开工2327条,已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316条,完成投资10.51亿元。

■ 棚改托起百姓安居梦

天气日渐寒冷,但在遵义市习水县2020年五中片区棚户区改造现场,塔吊林立,机声隆隆,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作为习水县目前正大力推进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1034.26平方米,涉及拆迁627户,114871.21平方米,是习水县目前面积最广、涉及户数最多、建筑标准最高的棚改项目。

习水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习水县居住环境优越、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型城市标准区。这也将是习水棚改示范小区,不仅极大提升习水整体形象和品位,还将筑起群众的幸福安居梦,更有效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水县2020年五中片区棚户区改造只是我省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

幸福,这是家住望谟县欧阳女士最大的感受。欧阳女士回忆,过去,望谟县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城市布局不合理,脏乱差和交通拥堵问题十分突出……这一切,让居民找不到幸福感。

本着改善民生、补齐短板、优化环境的原则,2017年,望谟县委、县政府,对县城中心旧城旧村实施棚户区改造,欧阳女士所在的棚户区被纳入改造范围,动工时,她特意详细了解新房的具体改造细节,安置房的很多人性化设计让她和家人都很满意。

“我原先的房子建筑面积不到50平方米,棚改之后给我的安置房是112.9平方米。真的特别好,危旧楼换成了电梯房,不但新建的楼院绿化美化上去了,而且我的小房子还变成了大房子,社区各项设施完善,生活特别舒心。”如今,搬进了心仪的新房,欧阳女士整天都乐呵呵的。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累计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209.64万户,实施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有效改善了约600万人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发挥了完善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大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6年—2017年,我省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省份,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彰。2019年,国家从往年度棚改工作表彰省(市、区)的做法,调整到直接表彰到地级以上城市。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8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9〕20号),对包括我省黔西南州在内的12个城市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激励。

■ 网改让“城市血脉”更通畅

今年,我省计划新增城市地下管网2100公里,连日来,笔者走进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所到之处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项目进展捷报频传,地下管网改造建设如火如荼。

日前,在黔南州福泉市一处地下管网改造现场,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不断把泥土转移,扩宽加深现有水沟,工人们在沟渠边浇筑水泥,打桩,铺设水泥板,机器和人力共同协作,工程进展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区各建设项目,福泉市均将绿地建设纳入配套设施,同时新建金山体育公园、口袋公园等大、小型绿地公园,利用植物固水土的特点将城市雨水留住。加大道路排水设施巡查力度,及时清掏疏通堵塞雨篦子、排水沟等,畅通城市排水毛细血管。

彼时,遵义市绥阳县环城南路雨水通道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完工,经过此番改造,雨水与污水实现“分道而行”,有效改善了城区水环境质量,解决了区域内城市内涝问题,周边居民雨季出行再也不愁。

绥阳县环城南路雨水通道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位于绥阳县洋川街道,由于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供水不畅通、污水收集率低、污水溢流问题突出。为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张生活污水流通网络正在铺开。

按照“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排查问题、对标管网建设、系统规划、分类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绥阳县根据排水分区,在县城区共计谋划了6个管网改造项目,共计投资4.8亿元,目前已开工3个,计划在2023年前全面开工,2024年前全面完成。

地下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地下管网的疏通和治理,雨水不再积聚,污水不再溢流,环境迎来大变样,周边居民生活将更有品质、更舒心。

小管道、大民生。

地下管网作为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支撑着百姓日常生活的运转,与城市品质、百姓幸福感息息相关。今年年初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全力推进地下管网改造治理提升,提升改造雨水、污水、供水、燃气等设施,持续开展地下管网建设改造。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城镇地下管网累计新增3011.00公里,改造747.23公里。

“变化太大了。”这是群众最惊喜的认可。“我们太满意了。”这是群众最动人的心声。随着“四改”深入推进,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城市记忆不断延续,城市气质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群众从“愁眉”变为舒展笑颜,怀着这样的初心,全省住建系统正不断绘制和完善城市的“幸福画卷”,让幸福感和获得感萦绕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

--> 2022-10-16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4393.html 1 居住更舒适 生活更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