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正兰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们就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万物和谐,不仅是自然运行的法则,也是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生存之道。
贵州生态系统多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相互交错,形成了独特复杂的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截至2021年,全省已查明有野生动物1144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0种和1类;全省有维管束植物86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4类,约2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7种27类,约219种。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贵州建立了种类丰富、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省现有自然保护地314个,其中,自然保护区89个、风景名胜区71个、地质公园12个、湿地公园53个、森林公园89个。按级别划分,国家级111个,省级112个,市州级20个,县级71个。目前,梵净山已获批创建国家公园。
此外,贵州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持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等举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到了95%,成为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乐园。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为维护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给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家园
今年5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这也标志着贵州省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梵净山,其区域内拥有典型的武陵山系森林生态系统及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古老孑遗植物。是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唯一的栖息地,亦是藏酋猴、云豹、黑熊等各种珍稀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保护好黔金丝猴,2020年11月,贵州省林业局启动了有关黔金丝猴种群数量、活动规律的研究,在其活动的主要区域(保护区东北角一带)安置了5台热成像和可见光摄像头。根据监控摄像头及收回的红外相机的长期数据,梵净山野生动物救助站负责人杨伟分析,在多数黔金丝猴群体里,亚成猴(已离开母猴独立,但还未性成熟的猴子)与带幼猴的母猴在猴群中占大多数,“说明黔金丝猴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另一边,在梵净山海拔1800余米的岩高坪观测站坚守10余年的护林员李国斌常常穿行在梵净山险峻的山崖峭壁间,搜寻野生动物活动过的痕迹与珍稀植物的分布情况,并一一作好记录。每个月,李国斌都要在山上坚守25天,“最难熬的是冬天,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山上几乎都是雪凝,冻得眼睛都刺痛。但是我觉得很自豪,因为我的工作,能给这山中的万物生灵一个安全的家。”
像李国斌一样的林管员、护林员,在梵净山保护区内有130余名。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也正是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地巡逻与管护,才为这座“生态孤岛”筑牢了一道道生态防线,让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贵州共有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最多的省份。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贵州严格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好保护管理工作。以世界自然遗产地规划为指导,省政府每年投入专项保护补助资金用于遗产地的环境整治以及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省林业局加强监测管理,做好遗产地内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工作,严防违建项目,定期对遗产地进行反应性监测。同时,抓好安全生产,严防森林火灾、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通过统筹社区发展,将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同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保护成果惠及当地群众。
除了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外,贵州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地。
随着天气转凉,黑颈鹤从四川和甘肃交界的若尔盖县飞来,灰鹤从哈萨克斯坦飞过来,斑头雁从蒙古国飞过来,还有白肩雕、白琵鹭、松雀鹰、白尾鹞、灰背隼和雕鸮等等,几万只鸟儿,将陆续来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贵州开展了生态移民、环湖小微湿地等10多项生态工程,草海生物多样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根据监测,保护区鸟类种类增至246种,其中18种为贵州新发现鸟类品种,生物物种也由2016年的1954种增加到现在的2600种,保护成效喜人。
下一步,贵州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体系优化中充分重视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重要栖息地的保护优先性,加强和完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保护管理。在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保护其原生境(栖息地)及伴生物种,并持续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 释放生态保护红利 给人类共享福祉的家园
我省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聚集了最精华的自然资源、最典型的地理地貌、最独特的自然景观,保护地生态持续向好,不仅让区域内的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更是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生态保护的红利。
“听说荔波的山水别有一番风情,又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看到贵州推出的住宿免门票活动,就趁此机会来好好逛一逛。”5月2日,来自广东的李女士一家在鸳鸯湖入口购买船票,准备泛舟青山绿水间。据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荔波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39.86万人次,旅游收入2.52亿元。
风光奇绝、景色秀美的锥状喀斯特峰丛地貌,我国独有的中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4000多种地方特有、全国全球濒危物种栖息在内的小生境,清幽荡漾、姿态万千的瀑布地下河景观……这些,使得荔波成功荣列“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近年来,我省围绕保护与利用,做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加减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区域经济赋能。
荔波县为打造绿水青山的旅游招牌做出种种努力——
保护景中水,组建巡查专班,加大对景区内经营商家、酒店、项目组等排污监管力度,杜绝污水直排现象发生。目前已实现景区公厕生化处理、业态零排污。
保护水中鱼,将大小七孔景区划定为禁渔区水域,率先在全省景区组建生态资源保护夜巡队,重拳打击违法电鱼毒鱼行为,依规处置在景区网鱼钓鱼活动。通过有效整治,鱼类种群不断繁衍,吸引广大游客驻足观赏,成为景区另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实施景区生态移民搬迁政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集中安置景区周边移民,同时将东、西门外移5公里,减少群众生产生活对生态资源的影响,外迁老百姓依托景区入口集散中心的地理和人流优势,吃上“旅游饭”。
据不完全统计,景区移民和周边群众围绕旅游业从事第三产业,从原来的纯农业转向旅店业、餐饮业等服务业,开办特色农产品商店、宾馆、饭店、农家乐500余家,带动全县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人数超过2万人。
同样享受到生态红利的,还有赤水市元厚镇五柱峰村村民聂洪刚。自赤水市佛光岩景区开发建设以来,他就一直在景区工作,见证了景区的发展变化。聂洪刚说,现在村里的大多数人依托旅游业生活,有的在景区销售土特产、旅游商品,有的成为景区的管理员、检票员、安全员、保洁员、森防巡逻员、观光车驾驶员等。
作为佛光岩景区安全组组长,聂洪刚每天的工作主要是道路巡查、游客安全引导、突发情况救援等。工作间隙,他还当起义务导游,向游客宣传丹霞遗产特色和资源保护,他最爱聊的就是这些年来自己和村民们从“靠山吃山”到“爱山养山”的故事。
在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寨依托优美的“山水林洞”自然景观、珍稀鸟类生物景观和冷凉生态气候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仅宽阔镇红河村就有民宿21户,每户年平均营收约10万元。为此村民自发地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植树美化村寨等工作,还加入了区域内鸟类保护行动,保护区内鸟类从5年前的171种增加至目前的217种。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过科学利用森林生态资源,不断增加地方群众的经济收入,他们保护“共同家园”的意识更加强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
■ 守护生物多样之美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贵州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动物物种数居全国第三位,野生植物物种数居全国第四位。拥有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林麝、白冠长尾雉、银杉、珙桐、梵净山冷杉、贵州苏铁、辐花苣苔、单性木兰、贵州金花茶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近年来,贵州全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构建起了区域大尺度生态廊道,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大保护格局。
不断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十四五”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关于发布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禁猎期的通告》《贵州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公民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等,强化了顶层设计,明确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思路和战略愿景等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和《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规划》编制工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全省各级林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开展了“清风行动”“绿盾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建立了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
构建收容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全省各市(州)采用委托或者购买服务等方式,建设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15家。同时,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也初具规模,全省共设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6个。还组织编印了《贵州省突发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为科学处置野生动物疫情提供保障。
构建珍稀野生植物迁地保育体系。从2018年开始,我省就开始系统性推动全省野生植物迁地保育基地建设,构建以综合植物园为主体,专类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为补充的全省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目前启动了贵州中亚热带高原珍稀植物园升级改造和黔东南植物园等5个新建综合植物园(中心)的建设,同步组织开展物种收集和保存。构建了以贵州省林科院树木园为代表的专类植物园(树木园),收集保存珍稀木本植物种质资源。推进全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银杉、白花兜兰、峨眉含笑、单性木兰、峨眉拟单性木兰等极小种群物种迁地保育。
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调查。省林业局依托贵州大学等技术力量支撑,顺利完成了全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全省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其中,在植物调查中,发布植物新种4种,贵州省首次记录植物31种。在兰科植物调查中,发布贵州省新记录兰科植物23种,隶属19属,包括5个新记录属。同时,持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全省各地充分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开展主题宣传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进校园、进社区、进保护区活动,普及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贵州省还将深入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在全面分析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状况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布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等工程,提高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能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通过守护生物多样之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