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新农民们昂扬精气神

开阳县禾丰乡穿洞村辣椒种植基地,农户在进行管护。 袁福洪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从江县洛香镇上皮林村百香果基地,村民在直播带货百香果。 石宏辉 摄(贵州图片库发)

纳雍县锅圈岩乡刺绣作坊里,村民边刺绣边讨论刺绣技艺。 杨英 摄(贵州图片库发)

榕江县忠诚镇寨章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百香果丰收。 杨成利 摄 (贵州图片库发)

施秉县牛大场镇石桥村的“育苗工厂”,农户在给辣椒苗施肥。 磨桂宾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丹寨县金泉街道中华村蔬菜基地,村民忙着采收、搬运、分装新鲜蔬菜。 黄晓海 摄(贵州图片库发)

■ 方春英

今天的贵州农民,是一个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群体。

他们热爱脚下的土地,扎根沃土、俯首躬耕、开收割机、驾无人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

今天的贵州农民,更是一个有知识、有眼光、有追求的群体。

他们热爱所处的时代,兴建基地、开办工厂、传承非遗、直播带货,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园。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今天,他们用行动解除了“谁来当农民”的顾虑。

明天,他们会用成功回答“我们怎么当农民”的命题。

■ 新农人爱农业 人生扬起梦想之帆

8月31日,一部以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为原型改编摄制的电影《牛哥王华银》首映式在黔南州福泉市举行。故事的主人公王华银从来没有想过,作为一个农民,自己的人生会被拍摄成为电影,被大家传颂。走出首映式的放映厅,电影里的画面在脑海久久不能散去,过去亲历的种种艰难也涌上了他的心头。

出生于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的王华银,因为患有先天性侏儒症,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身残志坚的王华银从小就刻苦学习,一次放牛的机会,他萌发了养牛育牛的兴趣,甚至自己买来养殖书籍学习。长大后,王华银赶上了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凭借自己了解的知识和学到的技术本领,他下定决心钻研养殖业,最终成功实现了养牛脱贫,同时还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周边6名残疾人一起干,帮助和带动了当时周边的70余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而他也由此获得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

曾经,离开大山是贵州农民的心之所向,无论是读书改变命运还是进城务工,农村,都是他们想要逃离的地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贵州农民选择坚守故土、发展农业,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农村、土地紧紧拴在一起,带领着乡亲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增收致富,也在此过程中找到了梦想的方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张顺勇,是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的农民。2015年,在外打工返乡的张顺勇依托大山里丰富的野生资源,一边学习技术一边着手做起了本土蜜蜂养殖和中药材种植。在有关部门的技术培训及无息贷款支持下,张顺勇成立了贵州张氏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带动100余名农户脱贫增收。2021年,张顺勇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陈乾坤,是罗甸县龙坪镇板庚村的农民。2000年出生的他,高三毕业后,就选择了一条同龄人少走的路——在家乡种植火龙果。“我们罗甸是‘中国火龙果之乡’,火龙果是家喻户晓并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但近几年,产业发展势头没那么强劲了,我想换种方法种火龙果。”陈乾坤想闯出一条新路,他决定做“升级版”的火龙果产业。

陈乾坤不停与农技专家交流,还前往广西南宁的火龙果基地参观学习,他家的火龙果园成了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典型代表——建园方式上,采用A字架排式种法,这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的同时,还方便果园管护;水肥管理上,喷灌、消毒、追肥都可以靠同一套装备完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营养能量供给体系;产业效益上,养殖100余头猪,采用干湿自动分离的方式将猪粪作为火龙果肥料,又在火龙果树下套种红薯喂猪,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从料峭春寒到炎炎烈日,在实践摸索中,陈乾坤的种植技术突飞猛进,100亩的家庭农场仅靠一家三口和5个农民工便可实现精耕细作。今年收获的火龙果销往全国各地,口碑非常好,虽然挂果率面积仅达到四成,但收入却接近有20万元,许多回头客只能预定下一年的果子。

脚踩着广阔的土地,陈乾坤走出了一条和着时代脉搏的青春之路。“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也让我们年轻人在农村实现人生价值。”陈乾坤说。

■ 新农人懂技术 田野盛开希望之花

今年秋收,贵州乡间稻田里热闹不凡,金色稻浪中,以往鲜见的收割机已成为各个丰收场上的主角,而它们的主人也摇身变为追赶时令抢收稻谷的新农人,石阡县大沙坝乡邵家寨村的陶明贵就是其中一员。

2015年,陶明贵从江浙一带重返老家承包土地发展油菜,但传统的生产方式并未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今年3月,陶明贵抓住全省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机遇,通过农机驾驶培训成了一名农机手,还成立了明贵农机专业合作社。

现在,他的合作社有5个农机手,从8月中旬启动收割机开始收稻工作以来,他们拉着机器辗转4个乡镇10多个村,一个丰收季下来,每个人的纯收入都有5万元。除了收稻外,合作社还按照石阡县统筹部署,为乡亲们培育秧苗,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以前后悔种地,现在看好种地。”掌握了技术的陶明贵,再也不愁在田地里没有出路。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提出的,需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只有让农民懂技术,才能改变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丰收与否都看天”的悲凉。只要肯学习、懂技术,用心管护土地,土地就会不吝回馈。

2015年,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民族村的雷丰富也回到了家乡,自主创业发展精品水果产业。起初,刚刚回乡的雷丰富在果树种植方面几乎一窍不通,该县农业农村局便选派技术骨干手把手指导他学习种植技术,并提供化肥等农资支持。雷丰富还经常主动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他逐渐总结出一套“技术经”,果树存活率达98%以上。如今,他种植的100亩精品矮晚柚陆续挂果,丰产后平均亩产值可以达到2万元。

耕耘多年的雷丰富深知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于是他倾囊相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还用苗语给当地村民现场讲授果树管护知识,“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在家做农业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有些人听不懂汉语,我自己也是少数民族,就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教他们如何进行管理,为年底产量提高做好准备。”雷丰富说。

在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老农民杨才貌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陶营村樱桃种植技术服务队队长,每到冬春管护、夏秋管理,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到果园里看长势、教技术。

“剪枝,最基本的五点必须要做到,定高度、通风、透光、除病枝、剪矮枝。”“怎么判断透光?阳光照下来的时候每一根枝条都能看到影子,没有被遮挡就对了。”“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全部剪掉,这些枝条不但不会结果,虫还会顺着爬上树……”

如今的杨才貌,自己种了50亩樱桃全部挂果,精心管理着,每年的纯收入达到了30万元,这是他过去不敢想象的。得到了实惠的老杨,脑袋里琢磨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才能把樱桃种得更好。经过多年孜孜不倦地学习,杨才貌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周围十里八乡的同行都爱请他去传授经验、指导操作。

眼下,杨才貌又开始研究樱桃的避雨栽培等技术,他要联合起村里的樱桃种植户,成立一个公司或者合作社,大家一起种植、一道管理,让樱桃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 新农人善经营 乡村嘹亮振兴之歌

出生于麻山腹地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的谢顺超,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和哥哥南下广东打工。虽然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只能在菜市场当工人,但善于学习经营的谢顺超每天与种植户、销售商打交道,虚心求教,钻研蔬菜种植技术。没几年,他就和哥哥建立了自己的“蔬菜朋友圈”,去到宁夏流转了上千亩土地种植蔬菜。

2018年,谢顺超决定带着资金、技术和市场回乡发展。他们注册成立了绿阳绿色蔬菜有限公司,流转了坝羊镇红院坝区1600余亩土地,种植菜心、夏阳白、荷兰豆、佛手瓜等蔬菜。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方式,统一提供种子、技术、农药、肥料,带动农户种植蔬菜5000余亩,在蔬菜采收后,公司以每斤1.5元的保底价回收。根据测算,按亩产菜心1300斤,平均单价2.5元,每年产8季计算,产值在1.2亿元以上,谢顺超的公司直接带动了200余名农民就业,间接带动上万农户增收。

“我已经50岁了,回想这几十年,都在与蔬菜打着交道。幸福的是,乘着家乡发展的东风,回到家乡种菜卖。我愿做一辈子的‘卖菜郎’,把家乡优质的蔬菜卖到全国各地,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谢顺超说。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大山已经不再是通往外界的阻隔,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成了市场的香饽饽,只要善于学习经营,无论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还是做销售、搞文创,都能在乡村找到发展的天地。

“80后”青年吴玉圣在黎平县盖宝村打造成立了名为“侗家七仙女”的直播团,自2018年创业至今的4年时间,“仙女”们开展公益直播800多场,为家乡带货1.3亿元。

2018年秋天,当时的贫困户吴永荣种的17亩小黄姜销路不畅。吴玉圣带上“七仙女”试着用视频帮助销货。他让“仙女”们穿上侗族便装,拿起锄头,边挖边讲解。视频发出次日,一单一万多斤的订单成交,两个月,6万多斤小黄姜销售一空。这让吴永荣信心大增,带着10多户贫困户放开手脚扩大种植规模。

在“侗家七仙女”的带动下,盖宝村的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了。一个吃腌鱼的视频,卖完了全村的稻香鱼,一个稻田的视频,迅速卖出几百斤香米。还有许多外地游客循着视频线索,到盖宝村来找乡愁,让村子的旅游产业风生水起。

近年来,贵州乡村的网络红人,多不胜数。在凤冈县永安镇龙山村,“95后”的安旭凭借木匠手艺“破圈”走红。

2020年12月,安旭制作了“嫦娥五号”木制模型,短视频上线后得到了央视主播海霞的点赞和评论,称其是“小木匠大制作”,网友也称他为“现代鲁班”。如今,安旭已制作木工艺品100余件,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拥有1000多万粉丝,全网点赞总数达1亿、播放总数达30多亿次,去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今年又获得“贵州青年五四奖章”。

“我希望通过视频展现我向往的乡村生活,让一些久居城市的人也能感受乡村的美好。也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乡村是个广阔的舞台,只要找到自己的热爱,就能够创造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安旭说。

乡村大舞台,必有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为主体。在振兴乡村产业的过程中,农民不能做“旁观者”,更不应只做“打工人”。下一步,贵州还将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学习和掌握技术,让他们当主角、挑重担、展魄力、创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 2022-10-1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4384.html 1 贵州,新农民们昂扬精气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