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博物馆、美术馆中,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展览不断更新;剧场、电影院里,贵州题材、贵州人主创的文艺作品正在精彩上演;各地景区、景点,打上贵州非遗印记的特色商品从传承人的指尖流向市场……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10年,贵州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大幅提升服务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力强劲的文艺队伍频频推出精品佳作,演绎出更多精彩的贵州故事;深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不但实现活态传承,还形成了众多产业,非遗保护成效显著。
曾经的贵州,常被评价为“藏在深山人未识”,而今,贵州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外界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正诠释着“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公共文化服务从基础设施到智慧建设
夜晚的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上,一栋造型独特的白色建筑灯火通明,几位市民安静地坐在桌前,或埋头苦读,或奋笔疾书。这是2021年1月开始试营业的贵州省图书馆(北馆)的24小时城市书房,为读者提供全天候图书自助阅览、自助借还及自修服务。
近10年来,贵州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各类场馆的打造上,逐步从基础设施完善过渡到服务质量提升的阶段。
以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黎平县中潮镇佳所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村落,以红色阅读为核心建设红色智慧农家书屋,打造乡村阅读新空间。今年5月揭牌的晴隆县老营社区智慧农家书屋,也通过链接省、州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为当地村民提供畅通的线上线下借阅服务。
2017年9月1日,贵州美术馆以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作品展作为开幕首展,打破了贵州没有省级美术馆的历史。此后,不仅有大量来自全国的美术、书法展览在此举办,定期开展的公教活动也深入到德江县、威宁自治县等区(县)。
今年,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遵义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场馆均打破常规在夜间开放。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推出“夜游”活动,以开设露天巨幕影院、夜观昆虫研学、换装夜游博物馆、寻宝游戏、蜡染教学等方式,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10年前,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支持建设市(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如今,贵州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截至2021年,全省博物馆数量达100个。
文艺作品创作从崭露头角到百花齐放
8月25日,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消息迅速传遍社交网络。2018年,省作协副主席肖江虹凭借中篇小说《傩面》摘下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打破过去贵州无人荣获鲁迅文学奖的记录。
近年来,贵州文艺界喜讯不断,佳作频出。
舞台艺术方面,黔剧《天渠》,花灯剧《红梅赞》,京剧《锦绣儿女》,话剧《此心光明》等优秀作品,不仅在文华奖、梅花奖等国家级平台中斩获奖项,在全国各地演出时也获得好评。
文学创作方面,长篇报告文学《海雀,海雀》获第12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此外,青年作家李晁凭借短篇小说《集美饭店》,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斩获华语青年作家奖以及首届贵州省文学奖中短篇小说一等奖。
电影电视也表现不俗。贵州籍导演饶晓志执导的作品《万里归途》正在院线热映,而《文朝荣》《天渠》《四个春天》等早已将“贵州制造”推到全国视野中。
艺术创作离不开人才支撑。近10年,贵州着力于文艺人才的培养,各院团以“三区”文化人才项目为支撑,采取“团带班”的形式与高校联合办学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省作协通过开办改稿班、高研班、山花写作训练营等方式,吸纳文学爱好者,培养文学创作人才。
人才成长迅速、作品百花齐放的同时,文艺工作者踊跃深入基层,用一身本领回馈社会。作家、编剧挖掘鲜活的贵州故事,院团的文艺人才将舞台搬到田间地头,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为引领,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贵州每年举办的文艺走基层服务活动,集中推出150余场(次)主题文艺活动,直接参与群众30余万人次。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省黔剧院每年完成500场以上的公益演出。
文化产业发展从人才培育到特色创新
今年9月1日起,《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我省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具体详细的参考。其中,关于发展促进的篇章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数据、大生态等战略行动有效衔接,加强品牌创建、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工作力度。”
回望10年,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贵州做出了诸多尝试。2013年7月,贵州省政府下发《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如今,已有50万名妇女凭借刺绣手艺让生活富足,代代相传的技艺也得以活态传承。
这只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起点”。从2021年开始,在习近平总书记对苗绣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下,贵州提出苗绣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通过成立苗绣产业协会等方式,将小众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大众时尚生活之中。2021年在贵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许多文创企业带来创意十足的作品,以苗族盛装为造型的风筝,带有苗绣元素的香囊,以及攻克了技术难关,在牛皮上绣苗族传统纹样的皮包等,让人驻足留恋。
2021年,贵州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实现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经过多年发展,贵州既有“黔艺宝”这样的老字号,也有“王的手创”这样的新兴文创品牌,以各自的方式诠释苗绣、蜡染等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彩贵州”这一公共品牌的成功打造,让演艺、文创、旅游等行业产生联动,共同塑造出独特的贵州形象;在文化产品的设计与推广中,独具贵州特色的苗绣、蜡染、竹编等非遗技艺也被更好地融入到产品之中,成为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贵州符号。
目前,按照省委制定的《深化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正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市场主体正进一步确立,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得到彰显。
四季更迭,时代发展,贵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一年又一年的改变中,从量变跨越到质变,如今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文化繁荣让多彩贵州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