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基层典型

花茂村: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10月5日,接近中午的时候,游客们陆续走进“红色之家”,坐在树荫下等着就餐。王治强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随身携带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大多是订餐电话。今年6月以来,随着跨省游的开放,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花茂村,游客又多了起来。

作为村里第一个外出的“打工仔”,2013年,王治强看准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机遇返乡创业,开办了全村的第一家农家乐“志强农庄”(后改名“红色之家”)。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在他家的院子里围坐话小康。

此后的7年间,随着“红色之家”声名远播,王治强家的小院成为了花茂村的热门景点。“太多人来了,不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有世界各地的游客,至少有100多个国家的游客到过我这里。”王治强说。2019年“红色之家”年收入140万元。

在花茂村,赶上好时代,越奋斗越幸福的远不止王治强一家人。土陶技艺传承人母先才,凭借好手艺将传统土陶销往全国各地,他经营的手工作坊,已经发展为集售卖、体验、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集成的陶艺体验馆。苟坝印象餐馆负责人陈义兵则志在将当地的传统美食盬子鸡做大做强。基层宣传干事王越早年在天津上大学,最后选择和丈夫回到花茂村工作。2019年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小镇开拍,王越还记得村民们抱着孩子争当群众演员的热闹场面。 

近年来,随着乡村产业振兴,越来越多的花茂人选择返乡就业,人均收入也较2014年翻了一番。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表示,“现在村民们说起花茂村,都十分自豪。我一个女干部,从2017年担任村委会主任至今,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也全靠村民们支持。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红色文化+田园乡愁”是枫香镇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特色亮点。其中,红色文化集中在苟坝村,而田园乡愁则是隔壁花茂村的主打。两个村子一衣带水,产业上紧密相连,“红”与“绿”相得益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荒茅田’的样子,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太好了。笔直的乡村公路、金色的麦浪、干净整洁的农舍、瓜果飘香。”一位游客连连感叹。

--> 2022-10-16 基层典型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4360.html 1 花茂村: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