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旅游大提质 黔山贵水放光彩

近年来,贵州加强旅游推介,夏季避暑旅游成品牌。图为荔波小七孔景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慧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在黄果树景区,刷脸入园,享受智慧旅游便利;在西江千户苗寨,喝一席“高山流水”,感受醉人与多情;在万峰林上纳灰村,租一辆自行车,徜徉于田园山水之间……

贵州风景名胜多姿多彩,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公园省”优势,贵州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文化内涵,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做大流量经济 提升人均消费

今年6月,越来越精准科学的疫情防控与利好政策持续出台,有利于旅游行业复苏,也唤回了贵州夏日的热闹。

贵州天悦旅游集团导游杜寅告诉记者,尽管跨省团队依旧是走经典的“黄果树—龙宫—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等旅游大环线,但以小包团居多,人均消费较往年更高。杜寅表示,随着贵州旅游的产品、业态越发丰富,就算是走传统路线,年轻人也可以从“地心”玩到“天上”,体验高桥蹦极、滑翔伞、洞穴攀岩等山地特色项目,小朋友可参加各类研学活动,老年人可体验康养休闲的山地慢生活。“个性化、多元化旅游体验带来的是钱花得更加舒心,也更加细致。” 

在携程集团副总裁王韦看来,贵州作为国内以自然、山地为主的中长途旅游主要目的地,游客对健康、自然的追求,使得贵州旅游抢占先机,高品质、小众化、特色化的旅游体验成为入黔游客的新需求。9月,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联合携程集团发布的《2022暑期旅游总结及趋势展望报告》中,贵州避暑旅游高居“10大热门长线避暑旅游线路”榜首。

十年来,通过充分把握旅游业“流量经济”“形象经济”“眼球经济”的特点,贵州深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常态化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推出旅游包机及专列奖励、景区门票半价等优惠政策,对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牵引作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除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外,全省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保持30%以上增速,201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跃居全国前列。2021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达5.2%;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带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13.7%。

旅游+多产业 释放综合效应

400平方米的空间内全部使用半景画技术,用20多台投影仪再现战争场面……参观完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娄山关大捷”后,重庆游客李梦霞直言身临其境。而在李梦霞身后的玻璃窗外,是“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聚集消费区”——遵义1935文化街区,这里正人声鼎沸。

作为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贵州现存重要长征遗址遗迹750余处。2019年,贵州被委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重任。其中,针对遵义片区的核心项目工程,通过对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遵义会议纪念馆展陈进行提升、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等,营造红色文化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群众红色旅游体验感。

把文化的灵魂、生态的底色融入旅游发展中。近年来,贵州不断深化“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出旅游中高端产品,全省4A级以上景区增至142个,其中5A级景区由2012年的2个增至9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37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童书妈妈9天8晚的“写作贵州营”,14000元以上(不包括全国往返大交通)的双人费用,其核心吸引力是位居“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首位的平塘大射电景区。通过引进社会资本,铜仁市万山区将废弃汞矿遗址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开启了产业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曾经业态单一的温泉产业,通过做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价值,使贵阳、六盘水、铜仁等地一批高品质温泉景区走俏市场,“温泉商圈”崭露头角。

随着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四大攻坚行动”,强化产业规划、产业项目、产业主体、产业链条、产业融合、产业支撑“六产联动”,十年来,贵州旅游正日益成为赋能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

外树多彩品牌 内优旅游体验 

“贵州全域皆山,旅游发展从未离开过大山的母体。从‘大山地’逻辑看,贵州旅游走过的历程就是一部山地旅游发展史。”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傅迎春说。

山地、丘陵占比92.5%的贵州,境内遍布峰林、天坑、峡谷、溶洞,是发展山地旅游的理想之地。十年来,贵州通过创建丰厚的发展平台,连续多年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发起成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及国际化运行体系等,使得山地旅游成为贵州旅游屹立于世的重要标识,逐渐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旅游产业。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中提到,积极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加快推动“中国温泉省”“山地索道省”建设,提升特色山地旅游产品和品牌,持续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影响力。

外树品牌,更需内优服务。2013年,到过全国200多个城市的江苏银河投资集团董事长陈进来到贵州考察,仅用一周就决定在绥阳投资“十二背后”旅游风景区。如今,“十二背后”旅游风景区已经建成13个文旅项目,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探险探秘、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贵州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标准,着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国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省份之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基础全力跟进。在一场场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对接会上,贵州针对目标市场精心策划包装重点文旅项目,诚邀全国企业家深度参与“双一流”目的地建设,在重大文旅项目投资、提升项目运营管理、丰富文旅产业业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同时,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以坚持决不护短、决不手软的态度,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乱象和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完善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使得游客真切感受到贵州景观在提升、服务在提升、文明在提升。

--> 2022-10-1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4356.html 1 旅游大提质 黔山贵水放光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