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村里有个“柚子书记”

■ 开篇的话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争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这是黔西南州围绕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

去年以来,黔西南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分类推进、精准施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奉献智慧和力量。

即日起,我们聚焦黔西南州39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选取104名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推出“104员干将”系列报道,分享他们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你们听说没?‘柚子书记’参加市里的‘擂台比武’得奖了!”

“结果一出来就晓得了,真替他高兴!”

兴仁市潘家庄镇弥勒屯村村民在地里一边干活一边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他们口中的“柚子书记”是兴仁市工科局选派来此的驻村第一书记邱吉金,因帮助村民们解决了柚子滞销的难题,大家便称他为“柚子书记”。

“邱书记,又有新的柚子订单了。”挂掉村民的报喜电话后,邱吉金笑得合不拢嘴,“村里的柚子终于卖出去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村民们信任我,我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再过段时间,村里的柚子就要上市了,弥勒屯村交通不便,几年前,这里的柚子都是本地销售,利润低。

“咱们村那么好的柚子,竟然没有销售渠道。”邱吉金到弥勒屯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好这个销售“卡脖子”难题。

“选择哪家电商公司比较合适呢?”邱吉金紧锁眉头,拨通了县工科局电商办的电话。“我咨询过了,这家电商公司适合咱们村,公司就在兴仁,还能把柚子销往外省。”一家名为贵州毕兴电子商务的电商公司引起了邱吉金的注意。

说干就干,回到村里,邱吉金马上召集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并联系带动农户种植脆柚的龙头企业,康民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正元,做好线上宣传和销售准备。

“我同意邱书记的想法,通过电商平台,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群众心里有保障。”弥勒屯村党支部书记徐玉华第一个带头赞成。

确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与电商公司达成长期供销合作后,邱吉金一遍又一遍地与相关负责人敲定细节。

如今,藏在深山里的兴仁脆柚插上电商翅膀,不断飞往全国各地,大山里的农产品走俏全国。“大货车一车一车地把我们的柚子发出去,今年还没有成熟就已经接到订单,完全不愁卖。”村民李维国说。

2021年,弥勒屯村成功申报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推动示范点建设,邱吉金与村里的干部,分别到12个村民组组织召开群众会,并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分析研判,最终敲定了“柚在农家·和美柚乡”特色田园乡村主题,按照“脆柚产业+特色景区+美丽乡村”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推进示范试点建设。邱吉金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帮助村里申报并投入资金108万元,实施“柚在农家”主题产业项目,将村庄环境优化和脆柚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发动全村182户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院坝、菜园地等种植柚树。

“柚子树一年四季都不落叶,看起来也好看,在家门口种植也方便。”正在自家后院种植柚子树的村民李兴家高兴地说。

通过精心规划,弥勒屯村形成以兴仁脆柚种植、生猪养殖为主导,以桑葚种植、巨菌草种植、薏仁米种植、商铺牛养殖、小龙虾养殖为辅的“一心、两轴、两片、多产业”的产业发展布局,目前种植桑葚1200亩、兴仁脆柚800亩、烤烟260亩、葡萄8亩,养殖金州小黄牛120余头、小龙虾120亩、生猪养殖年产20万头。

让乡村环境美起来的同时,也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如今,弥勒屯村结合正在实施的“柚在农家”产业项目,发展庭院经济,美化村庄的同时,更多农户也能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看到满山沉甸甸的柚子和地里忙活的村民,邱吉金满脸欣喜……

--> 2022-10-1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4020.html 1 村里有个“柚子书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