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晓琳 通讯员 王孝文 王冬至)时下,正值火龙果大量上市时节。在罗甸县沫阳镇沫阳村贵州罗甸兆丰山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里,不仅1600多亩火龙果喜获丰收,基地里依靠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产生的各种“上天入地”产业也迎来丰产。
“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以火龙果种植为主业,套种大豆、黄精和豇豆,空中养蜂为果园授粉,地上养牛、鹅为果园除草,养鸡、鸭为果园捉虫,地下养蚯蚓为果园改良土壤,实现‘一地多收,循环互利’。”基地负责人李才华说。
走进基地,第三批火龙果已进入采摘尾期,只见果农们一边忙着采摘果子、分拣、包装、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一边实时监测果园需施肥的区域,并及时通过变频智能控制系统将干湿分离出来的酵素液进行喷灌,确保第四批火龙果稳产丰产。形成了人工养殖的蜜蜂忙着采花授粉,一群群鸡、鸭、鹅在果园里翻草除虫的“生物链”。
“通过收集废弃果蔬和基地废弃果进行发酵,制成酵素液和酵素渣,目前已成为火龙果的主要肥料。通过酵素液和酵素渣肥料生产出来的火龙果产量高、品质好,火龙果产量也得到提升。”李才华说,今年进入丰产期的1627亩火龙果主要以“金都1号”“软枝大红”品种为主,预计产量1600吨,产值1280万元。
同时,基地采取“果园双季套种大豆+绿肥”的栽培模式,实现果园全年覆盖套种,不仅达到抑制杂草丛生,也达到以短养长之效。据介绍,今年套种两季豆类可实现每亩增收1000元,套种豌豆和大豆后,每年基地割草次数由8次减少到4次,每亩节约割草劳动成本将近500元。此外,基地养殖鸡、鹅1.5万羽,蜜蜂200桶、蚯蚓500亩,每年又可创收40多万元。
自2020年基地开工建设以来,贵州罗甸兆丰山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推行“生态循环”果园发展理念,共带动151户群众参与种植、养殖,解决就业1780人次,年发放工人工资130万元,利益联结脱贫户450户,年发放分红资金54万元,带动周边农户41户167人发展火龙果种植100亩。
为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争取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校技术支持,与贵州斛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对火龙果、生姜、紫薯等产品进行加工和运营销售。并充分发挥火龙果花、枝条等作用,研究火龙果花茶、火龙果花汤等系列产品,加大火龙果饮品等相关产品研发力度,走精深加工之路。
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以来,罗甸把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火龙果套种大豆种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扩大油料生产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实现一地双收。目前,全县第一批套种大豆完成收割,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量3700吨,产值25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