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水城:建强“树上油库”山桐子基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运

金秋时节,走进水城区杨梅国有林场山桐子育苗基地和示范种植基地,一株株山桐子苗正蓬勃生长。

山桐子,又名水冬瓜、椅树、油葡萄等,是一种重要的油料原料树种,种子、果实和果肉含油率高,被誉为“树上油库”。山桐子作为水城区乡土树种,主要集中分布在杨梅、野钟、玉舍等乡镇,特别是杨梅乡光明村的野生资源较为丰富,现有野生山桐子树约2.5万余株。

近年来,水城区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科学谋划山桐子产业重点基地、主产区和产业带,合理布局产业规模、积极发展复合经营、融合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山桐子种质资源建设。

“我们这边的山桐子果穗长、产量高,果穗长有58厘米,每一穗的产量可达半斤到一斤左右,而且含油量高,油品好,此外,种质资源分布广,生长适应性强。”杨梅国有林场山桐子基地管理人员林开华介绍。

山桐子夏开黄花,秋结红果,市场前景广阔。紧盯山桐子油料乡土树种,水城区从优质种源保护、优良苗木培育、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山桐子木本油料产业。

今年水城区建设山桐子苗圃基地面积500亩,预计出苗1000万株,不但能满足水城区今冬明春造林需求,还能为全省山桐子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苗木保障,可满足20万亩以上造林用苗需求。

山桐子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健康的食用油。发展山桐子产业,可延伸更多产品。

为此,水城区林业等多部门积极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导企业在水城区建设山桐子产品加工基地,鼓励推进山桐子油、山桐子饼粕等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促进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推进山桐子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齐心协力抓好山桐子种质资源建设工作。

水城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通过退化林修复、林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石漠化荒山治理等举措,推进山桐子产业发展。

--> 2022-10-11 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3780.html 1 水城:建强“树上油库”山桐子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