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王瑶
秋日,行走在兴义市万峰湖景区,花团锦簇,沿湖步道整洁美观,湖水清澈明净,两岸万峰叠翠。
沿湖景观带现在成了南盘江镇居民老刘平时跑步的首选之地。但过去,因为环境脏乱、湖水黑臭,他很少来湖边。
曾经,残油废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是万峰湖船舶上的三大类污染物。如今,这些垃圾和污染物都去哪里了?
正在湖边检查的海事工作队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秘密。
“轰轰轰……”在不远处的红椿码头,一艘收集污水污油的转运船正将自己“吃”掉的污水抽到污水污油趸船上。
“每条转运船上有3个泵,负责分类收集客船及其他趸船上的污水污油,泵满了之后再转运到污水污油趸船上。”兴义市交通运输局海事航务股负责人张峰说,趸船容纳的污水污油到达临界点后,就会由转运车运到专门的处理厂处理。整个过程都在“船E行”APP上登记,可监控、可追溯。
“像这样的污水污油趸船,万峰湖上有5艘,污水污油转运船1艘。此外,还有20艘水面垃圾收集转运船。”张峰指着前方庞大的污水污油趸船说道。
“智慧船”实现垃圾“上网”。2018年,万峰湖全面启用“船E行”APP,由船主上传垃圾投放信息,各水运企业将污染物数据上传至转运及处置公司,全面实现油污及垃圾来源、收集、转运、处置去向数据化体现、闭环化管理。
数据显示,去年1月以来,万峰湖已通过闭环式智慧管理监控处理生活污水40.32立方米、船舶垃圾2.21吨、残油废油2.08立方米。
“智慧码头”实现监管“千里眼”。为第一时间发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万峰湖多个码头安装了广角摄像头,终端全部接入兴义市智慧交通平台。万峰湖实现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处置直排污染情况,为环境监管提供了远程感知、实时预警的“千里眼”。
“截至目前,兴义已建成的交通运输码头均配备垃圾接收设施,船舶港口防污染项目全部建成。”兴义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导员龚达聪介绍,万峰湖船舶、码头、生活垃圾等污染问题,正在被大数据、大智慧一一破解。
“智慧湖”实现生态渔业。过去,因网箱养殖无序发展,导致万峰湖水质恶化严重。如今,万峰湖坚持“人放天养、以鱼净水、以水养鱼”的生态循环模式,坚决不投一粒鱼饵、不放一颗饲料。
以鱼净水护生态,这里盛产的“万峰湖生态鱼”,先后通过中国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鱼品牌、鱼餐饮、鱼加工等业态全面绽放。
“智”水有方,万峰湖治理走向数字化,并通过“人防+技防”模式,运用河长云平台日志跟踪万峰湖开展河长制工作情况,平台具备监督和举报功能,实现“人人护绿水,处处成风景”。
“黔西南州环境监测站每月会对万峰湖巴结垂线进行监测,数据显示,万峰湖水体氨氮和总磷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曹仁灏介绍。
湖水连三省,湖面映万峰。从治理到“智”理,黔西南持续推进万峰湖生态保护,推动流域监管向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型转变。现在,万峰湖的水,不仅越来越清,而且湖上的船、岸上的码头等也变得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