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生态工业

“一张纸”打开“一把锁”

在机器快速旋转的低鸣中,带着竹香的黄色卷纸从自动化生产线的复卷机上不断“吐”出。

这是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纸生产车间。陈江洪站在生产线旁,双眼有神,盯着每一个生产细节。他是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负责安全技术。

他身后一侧的浆板车间传送带旁,工人正将切分过后的黄纸称重。这些黄纸将送往下游企业,变为各类纸品。

“一天要产550吨原纸。”陈江洪介绍,造纸的原材料是来自赤水大山深处的竹子,经过切片、蒸煮、喷放、压榨、洗选、漂白、湿布、干布、切分、衡重、打包等工序后,最后成型“一张纸”。赤天化纸业每年要消耗130万吨竹子,其中80万吨来自赤水,直接带动当地种竹80万亩。

从一棵竹变为一张纸背后,还映射出赤水市生态工业绿色发展的密钥。

2017年起,赤天化纸业累计投入6200万元,不断加大工业废气废水的治理力度——

对2台75吨/小时燃煤锅炉脱硫工艺和电除尘器、制浆和碱回收臭气系统等进行综合改造,将原有单一的电除尘工艺改为电袋除尘工艺,同时解决因原臭气系统工艺落后导致运行不稳、收集处理效果差等问题;

不断更迭生产工艺,用约占整个项目投资的30%建设碱回收系统,将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黑液充分燃烧,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针对碱炉燃烧黑液产生的热能和蒸汽,投资建设自备热电站,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充分燃烧,热量通过高配置的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

在生态工业技改工艺上,赤天化纸业不断探索实践,实现了绿色转变,并成长为全球竹浆单系列生产线产量最大的生态工业企业——年产36万吨竹浆,年产值20亿元。

漫步赤天化纸业厂区,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废渣、废液、废气无迹可寻。“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见证:拉进来的是竹子,运出去的是生态纸品,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赤天化纸业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 2022-10-09 生态工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3637.html 1 “一张纸”打开“一把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