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曦
余留芬(中)察看人民小酒二期10000吨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人民小酒去年销售超5亿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村里配套齐全,村民锻炼除了健身房,还有恒温游泳馆……在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这里的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与城里人没有多大区别。
对比过去,“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村民都说,岩博村今非昔比,离不开发展带头人余留芬。
余留芬是岩博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岩博发展的“主心骨”,曾经是一名外来媳妇。
1988年,20岁的余留芬从外乡嫁到岩博,三间用石灰和泥巴锤成的土坯房就是新家。不想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余留芬从1993年开始创业,到附近煤矿开小饭馆,开小卖部,还给人照过相。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敢想敢干的外来媳妇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
余留芬人勤快、头脑活,病重的老支书在她身上看到了希望,于是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责任交到了她手上。
2001年,余留芬接任岩博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水电路“三不通”的深度贫困村。她组织动员群众修路通水、买林场、办酒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十多年的奋斗,让岩博在2015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发展起来的岩博村,联合邻近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成立了岩博联村党委,余留芬任联村党委书记,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致富,实现了同步全面小康。
昔日,岩博村的农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经济为零。余留芬带领岩博人闯入了新天地,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到1270万元,村集体资产达1.12亿元。
今年,岩博村的村办企业阵容再扩大。随着人民小酒(贵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彝人谷生态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成立,岩博村形成了以人民小酒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种植、养殖、白酒生产特色衍生品、旅游、教育培训等多产业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
“以前,村民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只能种地和出去打工。”余留芬告诉记者,村里有了产业以后,再也没有人出去打工了,这几年村办企业还吸引了很多大学生。
肖若之前都在外省打工,2012年他在余留芬号召下回到岩博村,参与筹建岩博酒业。十年一路走来,已是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肖若收获满满。“我成了家,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还考了酿酒师证、品酒师证,成为了小锅酒酿造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神上物质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鄢小沙2017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岩博酒业从事财务工作,后来又嫁在了岩博村。“这几年,我们一家四口人都在酒厂上班,离家近,收入也不错,生活挺幸福。”
据介绍,目前,岩博村4家村办企业解决了1000余人就业,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小微企业发展。位于盘州市普古乡的绣媚娘服饰有限公司,每年都有200万元的固定订单来自人民小酒,为其生产酒袋。
余留芬行走在盘州的十里八乡,村民都会主动和她打招呼。一声声亲切的余书记背后,是对这位乡村发展带头人的亲近和信赖。
因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余留芬曾连续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今年又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多次参加党代会,余留芬见证并感受了发展巨变。
“2007年我第一次参加党的十七大时,因为路不好,要提前三天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再坐飞机去北京。”余留芬说,近十年贵州交通巨变,盘州通了高速公路,又通了高铁,去贵阳不到2个小时,一天内就能到北京。
交通巨变,让余留芬的参会之路越来越便捷,也助推了人民小酒走向全国,实现了大发展。
“感恩这个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相信随着党的二十大召开,这将会带来更多好政策,我们一定用好发展机遇,带领农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余留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