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城市候鸟”催热习水避暑经济

习水县寨坝镇金兰凤凰度假区。

游客在习水县寨坝镇云岭翠湖度假区游玩。

习水县仙源镇仙池纳里度假区。

王其伦

不期而至,持续的高温席卷而来。

这个热浪翻滚的夏天,尽管受疫情和市场消费的影响,却挡不住重庆、四川等地游客涌向习水县。

盛夏以来,达20万之众的“城市候鸟”从四面八方飞来,沿紧邻重庆的鰼创区一带栖息度假。

一时间,康养小镇、避暑山庄、景区民宿、乡村农家乐游客爆满,有的地方甚至一房难求。

一“热”一“凉”间,外界人多了几分夸赞:习水真凉!习水真爽!

一座山:聆听生态文明的足音

白云深处,林海人家。

不知不觉间,六十多岁的赵建国住进习水县大坡镇观云海农庄已经两月有余。带着86岁的岳母、82岁的二叔,还有媳妇、孙子一大家子10来人,从6月开车进山里来,便没有挪过窝。

晨起观日出,黄昏听林涛,沐习习凉风,浴天籁之音,道不尽的诗意和远方。

腊肉,豆花,辣子鸡,野菜,喝两杯小酒,轮换调“口福”。“这才叫住在仙境享受神仙日子。”赵建国幽默地开着玩笑。从重庆理工大学退休,来这儿度假,已有9年时间。“空气真好!真凉爽!”这位游客一个劲儿赞不绝口。

正是中午时分,安顿好客人的午饭,农庄老板石安兵匆匆吃了口饭,一家人忙着,没有片刻休闲。今年,他家的38间客房住满了客人,短则三五天,长则两三个月,每年6月到8月是旺季,包吃住每人每月2400元,散客平常每人每天120元,周末150元。到了冬天,这里也有客人来观雪海,特别是那些摄影爱好者。问他一年的收入,他嘿嘿地笑,“没有多少,二三十万是有的。”

大坡镇飞鸽村,260户人家650口人居住在飞鸽林场景区深处,有名的丹霞水上公路穿行其间。一条9公里的长沟,像石安兵一样开乡村旅馆的当地村民有49家,全村1800多间床位,年毛收入1300万元左右,户均收入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

顺沟前行,车牌“渝”字打头的小轿车停满两旁,不时看见大树下的帐篷,游客在森林穿越或荡森林秋千,阳光从林间洒下,洒在他们的脸上,一片欢声笑语。

距贵州省习水县大坡镇与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交界处150米远的飞鸽村旺角山庄以经营散客为主,每天少时七八桌,多时二十来桌,老板石安生表示今年预计收入20多万元。路边上,71岁的杨发伦老人正在招呼客人停车,28个露天车位,白天停车收费10元一个,昼夜停车收费翻倍,几个月下来有近2万元收入,他的3个儿子有两个开农庄一个跑山货,挣钱的路子,各有各的道。

商品街就设在交界处,往前走是重庆四面山景区。不少村民做着天麻、笋子、蜂蜜、蔬菜商品的买卖,有客来,不愁卖。

站在贵州与重庆界碑旁,让人油然而生遐想。左联黔右襟渝,1400多米的海拔高度,缘于“凉”与“热”,把贵州与重庆机缘地巧连。这条丹霞水上公路,与其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不如说是山里人阔步幸福生活的黄金通道。

这里,厚植着千山万壑的“深绿”。高达98%的森林覆盖率,莽莽山川绵延望不到尽头。而习水全域,平均森林覆盖率达58%。山,定格了习水生态资源的“根”。

这里,密织着立体多彩的“风景”。林间千姿,溪流叮咚,晨云日出,暮夕晚霞,景象万千。放眼习水,千年杉王,千年古茶树,清代工业遗址,荷塘苗乡风情,白酒工业酒旅之“白”,还有金光闪闪的土城红旅之“红”,“红绿白”串连成珠,风光无限,装点习水旅游高光。

这里,蕴藏着天然氧吧的“凉爽”。高原过渡平原的奇观地貌,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高低海拔产生的温差效应,年平均气温低于周边重庆10℃,今年这个夏天,习水的气温最高时也达32℃,而重庆城区则超过45℃。这里的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40000个,极大的反差使得邻近的习水成为重庆人向往的避暑天堂。

这里,丰富着舌尖美食的“味蕾”。疲顿了都市喧嚣生活,寻趣农家乡愁,是现代城里人追求的时尚。习水的生态大米、黔北麻羊、岩蜂蜜、牛肉干、红稗、苕丝糖、方竹笋、古树茶叶等地道农特产品,自然是旅游要素“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畅通习水”便捷交通的到来,特别是江习古、遵赤、习正3条高速“北上南下”,距重庆主城区约90公里,距遵义市区、四川泸州市区约1.5小时车程,过去外界人眼里边而远的习水,而今借梯登高成为贵州内陆开放融入成渝经济圈的最前沿。

每逢夏天,川渝地区热浪重重,习水却凉风习习,源源不断的游客在山与水间享受着文艺晚会、康养健步跑、旗袍秀、消夏晚会、啤酒节、篮球赛、钓鱼钓虾带来的愉悦。粗略统计,这个夏天,涌入习水的旅客超过20万人。

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覆盖寨坝、大坡、坭坝、三岔河、仙源、双龙6个乡镇、20余万人口的鰼创区,相继获得亚洲可持续生态景观奖、中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全国最美生态度假胜地、重庆人最喜爱的旅游养生度假区、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全省绿色经济示范项目、全省大健康养生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成为习水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生动缩影。

一个村:追逐乡村振兴的梦想

“房间都住满了,目前有40多个游客。”

“毛收入30来万元,纯利润15万元。”

6月至8月短短3个月时间,习水县寨坝镇友谊村毓秀山庄的主人封明亮一家忙得团团转,赚得腰包鼓。

6年前,看到村里旅游火起来,封明亮四兄弟合伙花了上百万元,把过去的土房子改扩建成避暑山庄。每年初夏,重庆客人提前预订,30间客房几乎都是满满的,有时还要加床,即使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也差不到哪儿去。开山庄吃上“旅游饭”,成了一家人的主业。

封明亮说,再过个把月,“候鸟”客人就要“飞”走,他自己也将像“候鸟”一样“飞”出去,计划到重庆去打工,年底再“飞”回来,一家人过年团圆。

黛绿的青山,明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山风吹拂,凉了爽了。向北俯瞰,与重庆市柏林镇东胜村交界的友谊村,凭着75%的森林覆盖率、年平均16℃的气温和交通便捷的优势“卖凉”“卖风景”,让重庆客人随意便可切换到这个天堂般的度假村落来。

“坐”在山脊上的友谊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750余户3000余人口世代散落于两山三沟的褶皱里,靠种粮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村民纷纷外出到沿海地区务工。历经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洗礼,这里发生了巨变。在当地党委和政府引导下,这几年人们纷纷返乡,建起民宿从事乡村旅居产业。目前,该村建有乡村民宿52家,年接待重庆游客近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0万元。

公路边,61岁村民古育华的地摊上,摆着的葱蒜、鲜椒、小白菜不一会儿就卖光了。村里的旅游兴旺起来后,他从山上搬下来,利用零星土地种菜卖菜,靠旅游带动撑起了家庭。

游客来了,人气旺了,吃、喝、玩、乐离不开基本生活物资支持,这带给友谊村又一笔财富。驻村第一书记郁贵平介绍,村里的蔬菜、腊肉、蜂蜜等特色产品很受客人青睐,全村种养业每年可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友谊村变了。水电路讯户户通,全村10个村民组7个用上天然气,烟熏火燎没有了,卫生环境好了,人的精气神足了。每到黄昏,村中广场上,跳舞的,唱歌的,热闹了这方山水。

从温水镇下道,直向仙源镇,远远望去,漂亮的洋房挂在山肩上,要不是路边的乡村风光和庄稼,还以为到了繁华的都市。步行于仙池纳里度假区,清一色的高楼洋房,纵横交织的小街,色彩缤纷的商业店铺,来来往往的车流,小贩吆喝的叫卖声,别具一格的山中风情,胜过不少黔北传统的小城镇。

重庆客商高碧超说,他来仙源镇10年时间有余,见证了这里从荒村到度假村的变迁,每到夏天避暑高峰期,涌入仙源七村八寨的重庆人高达6万。镇里的干部介绍,前段时间,住在这里的游客每天要吃掉20头猪、10头牛、十几只羊。

正是美丽的山水和清凉的气候,引发了这里的开发热,引来了康养度假热,带动了经济热,撬动了产业热。这两年,仙源镇顺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辣椒、蔬菜、马铃薯、玉米、红薯,种植的大树茶、方竹笋、枇杷经果,养殖的猪、牛、羊和家禽,成了供不应求的“香饽饽”。茶叶、方竹笋、红薯等加工厂以及装修、建筑、运输等500余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向落后的山村精彩华丽转身,奔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据介绍,近年来,鰼创区新增涵盖建材、装饰装修、超市等行业的个体经营户1000余家、种植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113家,园区就业创业者达1.2万人。

目前,习水县共有旅游床位79667张,其中,乡村民宿1942家床位26740张,宾馆酒店床位14557张,鰼创区避暑度假床位38370张。今年1月至8月,该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2余万人次。

不难发现,但凡乡村旅游红火的村庄,无一不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步伐最快的地方。满怀期待,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习水的绿水青山间铺展开来。

一个镇:抒写金山银山的答卷

今年夏天,重庆市江北区65岁的市民陆琬瑛一直在鰼创区云岭翠湖度假。每年,她都要来这儿待上三四个月。

“哎呀,安逸惨啦!”

“春天观花,夏天纳凉,冬天赏雪,一年四季可看山湖水景。”

在度假区物业办公室,她正与一群重庆大爷大妈开心地聊天。10年前,她花了近30万元买了一套45平方米的产权度假房,退休后每年来这儿度假,已成为她晚年生活的日常。一位重庆游客介绍,习惯了这里的山水,每每要返回重庆就有点“下山恐惧症”。言外之意,舍不得离开,因为这儿的山好水好人好。

窗外,青山如画,湖水荡波,阳光明媚。一排排棕红间白的小洋楼与山水相映,绿树披荫的人行道以及鳞次栉比的酒店、酒吧、副食品店,俨然一座小城镇。

正是瞄准习水县寨坝镇这方山水,早在10年前,从事小水电开发的重庆客商周其福一口气在这里拿下1345亩开发地,分期开发度假房3930套,销售行情一路走好,这个夏天前来度假的业主超过6000人。

云岭翠湖只是一隅。穿行于寨坝、仙源、坭坝、大坡一带,沿线公路边的地产广告牌打出一路风景,纷纷展示清凉、康养、度假、生态的特性属性,让人眼睛一亮。

一处一风景,风景处处春。鰼创区工作人员一一道来:这个夏天,旅居寨坝15个楼盘的重庆度假客,金兰凤凰约1.1万人,金州云澜栖约8000人,桃都养生谷约7000人,林海蓝山约3000人,林海溪谷约1000人,金龙湖约2000人,凤栖伴山约1000人,麓云谷约2000人,两路度假村约1500人,绿云康都约800人,边城风情约800人,胜景华庭约1500人,凤凰绿洲约1500人,常青藤约1000人。

距寨坝镇不到20分钟车程的坭坝乡,旅游度假产业后起追赶,今年入住香巴秘境、水映长山、青云林海、清风林里、桂苑小区等度假区的游客也不下于1.5万人。

一边度假,一边看房,在金兰凤凰度假区销售大厅,来自重庆、成都的游客在售楼员引导下看房、选房、砍价,热闹的气氛堪与窗外的热度相比。该地产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熊杰介绍,公司开发的3000余套度假房,今年入住业主超过5000人,新建的11栋上千套度假房已经开售,走势不错。

习水的旅游地产,仙源是绕不开的话题。有“习水的西藏”“习水的冷极”之称的仙源镇,海拔高,特别凉爽,一直以来旅游地产强劲火爆,已建和在建的8个地产项目,在这个夏天引来入住的客人依然热情不减:青龙山水约1000人、仙源九寨约1500人、仙池纳里约1.2万人、云霖仙宇约1200人、泰达谷约8000人、天泉约6000人、富邦大道约800人。

据习水县鰼国文化生态旅游创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余熠介绍,经过10余年培育和发展,以寨坝为中心,周边5个乡镇为弧线的鰼创区,旅游地产康养项目达28个,入住率达87.3%,尤以重庆客人居多。

让人感叹的是,在这一带的乡村,每到晚上,酒店、农家乐、餐馆、小吃摊、奶茶店、水果店、烧烤店、儿童游乐场所等,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庆村”。

一个县: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稻谷香,蝴蝶飞。

四围青山,中间平坝,金色的阳光洒满田野,微风过处,金黄的稻浪起起伏伏。

清早起来,坐在8号独栋民宿前院纳凉,慕名而来的习水县城游客王成芳和她的好朋友,趁着暑假带着孩子住进大坡镇田坝村梧桐山“隐居乡里”民宿,一天一晚优惠打折花了3000多元体验乡村民俗风情,观农家景,吃农家饭,玩得开开心心。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习水县政府共同打造的梧桐山民宿项目,修建了10栋38间民宿交给村里,采取“村专业合作社+运营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这一旅居创新方式,一度上榜央视走红,引来北京、贵阳、重庆、成都客人体验“乡愁”。

天赐“凉”机,喜结“凉”缘。今年以来,习水县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旅投公司、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分别带队进川入渝高位推动、全方位推介习水,积极开展清凉习水·遇见“凉”缘、“透心凉·心飞扬”避暑康养游、“生态美·乡村行”绿色乡村游、“住高山·享清凉”高山避暑游等活动,共谋旅游大计,共推区域合作,共享发展红利,赢得掌声一片。

曾经,“黔北煤海”习水,煤炭工业是其支柱产业,“黑色”是其经济发展实力象征。如何转型闯出新路,习水县委、县政府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旅居习水”摆在全面建设“七个习水”的重要位置,大力兴建和改善旅游设施,出台一系列发展乡村旅游奖励政策,誓在做强白酒工业的同时奋力打造黔川渝结合部旅居中心,加速习水“酒旅并举·富民强县”高质量发展。

“不挖山、不填湖、不砍树。”规划先行,守牢底线,有序开发,融合发展,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重质,这是习水县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铁条。

可贵的是,擦亮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中国避暑名县百强榜、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等名片,习水持续发力,驰而不息。

可喜的是,由“黑”转“绿”,由“白”并“绿”,由“红”融“绿”,“红绿白”共舞,习水旅游产业化,从单一景区旅游到乡村农家乐,从生态民宿到高端化康养度假,全产业融合、全生态康养、全要素配套、全季节消费、全民化共享,其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在深度转型中灿烂花开。

习水,正从中国西部百强县向着中国百强县迈步前行。

(本版图片由习水县委宣传部提供)

--> 2022-09-2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3162.html 1 “城市候鸟”催热习水避暑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