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
9月23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经开区的贵州贵欣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在铝棒生产线上,一堆堆废铝“重获新生”。
室外秋雨绵绵,但生产车间里的铝棒生产线,却是一片火热繁忙景象。还未靠近熔铸炉已感觉热浪滚滚,闸门不时打开,工作人员熟练操作着熔铸炉的控制装置。
“废铝的‘重生’,就是从熔铸炉开始的。”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刘吕告诉记者。
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废铝,在这里和来自水城经开区双元铝业的电解铝液原料,以相应的比例搭配好,进入熔铸炉内,通过高温熔化后调节成分,成为达到标准的熔液。随后,熔炼好的溶液经铸造工艺成为铝棒。最后,根据行业标准规格进行锯切包装。
“完成‘重生’的它们并没有走远,我们的下游客户基本都在水城经开区。”刘吕直言,公司入驻水城经开区,正是看中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和铝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铝产业发展过程中,水城经开区按照“1(电解铝)+3(棒材、板材、线材)+N(铝加工关联企业)”发展模式,深耕铝及铝加工全产业链布局,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原料生产到中级产品再到终端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铝加工产业不断延展。
不仅如此,水城经开区内相关配套设施还在不断完善。目前经开区内部路网基本形成,周边也构建起“三横四纵”的对外交通网络。
此外,28.8公里的供水管网、6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作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全国试点,园区还可享受电力直接交易政策扶持,能有效降低经开区企业用电成本。
优势尽在眼前。2021年2月,贵州贵欣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入驻经开区,投资8000万元建设生产线,今年5月投入试生产,现处于调试阶段,预计9月底验收。
“除了废铝需要从外面收购,其余一切生产、销售均可在经开区内完成。”刘吕说,这样不仅能大大节约运输成本,也保证了经开区部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企业发展更有动力。
目前,该公司铝棒生产线上有2台熔铸炉,年产能为5万吨铝棒,产值预计达10亿元,为水城经开区产业发展注入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