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9月16日,记者来到赫章县威奢乡大营村,眼前半人高的桑树上挂着青葱的桑树叶,村党支部书记郭继贵望着桑树基地说:“这是今年最后一波桑叶,我们得抓紧再养一批秋蚕。”
走进蚕房,工人们正在上蚕,为大蚕上蔟结茧吐丝做好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郭继贵说:“今年是大营村种桑养蚕的第五年,一路走来,经过了不少弯路。”
2018年,乘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大营村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全村共流转700余亩土地种植桑树,同时借助广州市对口帮扶项目建设蚕房、育雏房,购置蚕具421套、烘茧设备1台。
种了桑树的大营村有了新产业,但起步之初,村民不了解桑蚕产业的经济效益,大部分人持观望态度。
万事开头难。大营村第一年种的桑树桑叶产量少,养蚕规模难以扩大,加之村民只学到建蚕房、种桑树、剪桑叶等容易上手的技术,大营村蚕桑产业的第一步走得艰难。
2019年,有的村民养殖了一季春蚕,蚕茧产量和质量不如人意,1公斤只卖到36元。大营村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告终?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郭继贵没有放弃,决定继续尝试。“要想养好蚕,首先要解决技术难题。”
郭继贵了解到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蚕桑产业发展得很好,便只身一人前去取经。到陆良后,他一边参观学习一边邀请技术人员,最终请到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到大营村开展技术指导。
“我们连1岁龄的蚕宝宝吃什么桑叶、怎么喂养比较好都一知半解。”郭继贵说,解决好养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就迈出了蚕桑产业的一大步,为此他支出的技术指导费用就有2万余元。如今,郭继贵已从一无所知的养蚕“小白”转变为能养好蚕的技术专家。
技术掌握了,紧接着就要打通市场。一开始,郭继贵和本土企业贵州思路兴蚕纺织有限公司签订保底协议,村民养的蚕以每公斤45元的价格销售给公司,可经过核算,这种模式只能保持收支平衡。不服输的郭继贵通过两名技术员的牵线搭线,将蚕茧直接销往陆良县市场。
郭继贵带领村民持续努力,大营村的养蚕产业越走越好。
“今年每公斤56元,价格上涨了一点。”说起收益,郭继贵的眉眼间尽是笑意,“我养了22张蚕,一张蚕能产蚕茧50公斤左右,算下来一年能挣六七万元。”
谈起明年的打算,郭继贵信心十足:“乡里要再扩大种植100亩桑树,到时候产量上来,我要带领更多村民加入养蚕产业中,一起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