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融媒体中心 饶云
初秋,几场小雨之后,位于凤冈县新建镇桥塘村洪渡河畔的大坡尖茶山上,茶叶发出新芽。趁着清新凉爽的天气,茶农们正忙着采摘秋茶。
“以前只有春天才采茶,现在我们这里有了茶厂,一年四季都能加工茶叶。我们有空就来采茶,一年四季都赚钱!”9月18日,村民朱高容一边采茶一边说。
走进茶园半山的制茶车间,阵阵茶香飘来,王家两兄弟正在炒制秋茶。
“这是我们今年的第6批夏秋茶了。虽然遭遇入秋以来的干旱,产量比往年少一些,但是茶叶的品质没受多大影响,目前已完成280公斤的秋茶订单,产值10多万元。”弟弟王权说。
“这款是嫩栗香、这款是清香、这款是花香……很多顾客说,虽然是夏秋季节做的茶叶,喝起来依然是满满的春茶鲜爽味。”哥哥王丰热情地介绍,“只要把握好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夏秋茶和冬茶叶一样可以做出春茶的味道。”
坐在茶桌前,茶气升腾、茶香飘散,40多岁的两兄弟将创业故事娓娓道来。
凤冈县茶叶产业规模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父亲王志兴平生喜茶爱茶,曾带领当地百姓开荒栽树种茶。
王权当兵退役后,和大学毕业的哥哥王丰在外务工并小有成就。2012年,两兄弟在父亲的感召下返乡种茶,成立了凤冈县百紫然茶业有限公司。
立足自家60多亩茶林相间的茶叶基地,全家人按凤冈县“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双有机标准定下了管护规矩,把做干净茶、良心茶看作是呵护自然、回报自然的一件大事。
在实际做茶的过程中,两兄弟慢慢发现,不少消费者认为只有春茶品质好、价值高,不少茶叶企业按传统思路,只做春茶,每到夏、秋、冬三个季节,茶树叶白白浪费掉。
茶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茶叶深加工大有可为,传统的加工模式如何升级?两兄弟一直苦苦探索。
这些年来,他们到浙江、湖南、云南等地学习制茶技术,成功掌握了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茶类的生产技术,并大胆试水,开发更多茶产品。
根据客户需要,他们在每个季节都能加工出多款绿茶、红茶产品,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喝上自己喜欢的茶。公司生产的茶叶在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特别是冬季的雪茶产品也获得业界的认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兄弟不光做春茶,一年四季的每片茶叶在他们手中都变成了宝贝。
王权介绍,一年四季做茶,可以让一亩茶园多采出三分之二的茶青,茶叶下树率从50%提高到80%,实现茶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012年以来,他们的订单客户从200余名增加到3000余名,茶叶订单走向全国各地,年产值从50万元增长到200万元。
“王家两兄弟返乡发展茶产业效益明显,在他们带动下,当地100余户群众加入茶业发展大潮,新增种茶面积1200余亩。”桥塘村桥塘片区党支部副书记王志礼说。这样的成绩,无疑也是凤冈县新时期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之一。
十年磨一剑。“第一个十年,我们开好头、起好步。第二个十年,我们计划扩大租赁生产用地,建设1000平方米厂房投入生产,打造茶业规模化产业区,解决本地40人稳定就业,带动400户茶农增收致富,与大家一起助力乡村振兴。”王权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