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宋德荣,今年54岁,是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已经在畜禽种质资源创新及开发利用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33年。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毕节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但毕节本地绵羊品种生长速度慢、繁殖性能低、出栏周期长,农民养殖效益差。为加快本地绵羊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羊产业提质发展,一场以威宁绵羊为母本,以新疆细毛羊为中间父本、考力代羊为终端父本的半细毛羊“培育战”在黔西北大地打响。
1954年,贵州省农林局在威宁建立了种羊场,并从甘肃、山东等地引进考力代羊205只、新疆细毛公羊10只,选购当地威宁绵羊900余只,开始杂交改良试验,育种之路就此起步。1980年,全省半细毛杂种羊发展到2万只,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继续扩大半细毛羊杂种羊群,并选择理想型考细杂横交固定。随后,威宁种羊场及其他点也开展了纯繁选育工作。
1989年7月,我从贵州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毕节地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与同事们从前辈手上接过了半细毛羊培育的接力棒。
1991年,研究所完成的《贵州半细毛羊培育阶段成果推广》成果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标志着半细毛羊新品种育种取得阶段性成果,品种培育进入选育提高阶段。
2012年至今,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在毕节设立了毕节半细毛羊综合试验站,加大了半细毛羊的提纯复壮工作。为加快半细毛羊的培育和审定,2015年,我又带着“羊团队”在赫章县阿西里西大草原片区建立了种羊场。
在一个甲子的持续接力中,研究所一代又一代畜牧人薪火相传,贵乾半细毛羊新品种终于诞生。2021年12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成功入选国家畜禽新品种名录,实现了贵州畜禽品种国家审定零的突破。
育种是对毅力的严峻考验。由于基地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为了观察记录羊的生活习性,测定羊的生产性能数据,并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我和“羊团队”成员们经常在偏远的羊舍住上十天半月,尽管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食堂,我们依然胸怀梦想,聚焦育种关键问题,攻下一个个“堡垒”,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
如今,贵乾半细毛羊已有近20万只羊群,拥有三个核心种羊场,近万户养殖户。
我们的育种工作没有因品种审定结束而结束,而是继续把贵乾半细毛羊的提纯复壮工作搞下去,充分发挥它的生产性能水平,为老百姓带来更多效益。目前,团队已启动了《多胎半细毛羊新品系培育》《威宁绵羊新品系培育》项目,还进行着《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毕节半细毛羊综合试验站》等专项建设。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强则农业强。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带领团队继续培育新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好地方种质资源,为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作出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吴采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