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
“贵州野生蔬菜资源丰富、极具特色,很多还是‘药食两用’,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年届八旬的贵州省农科院原名誉院长、二级研究员李桂莲,依然在为贵州蔬菜产业创造更多可能。
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已趋于饱和,野生蔬菜不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宜有机栽培,而且品种繁多,能够丰富现有蔬菜品种,两广及上海地区需求量大,市场售价高。
荠菜、藜蒿、养心菜、枸杞芽……从野生到人工栽培,野生蔬菜产业化需要大量种苗。在李桂莲的推动下,1000余亩的连片野生蔬菜种植基地,在黄平县诞生。2020年,省蔬菜专班在黄平召开全省野生蔬菜现场会,将野生蔬菜种植向全省推广。
在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立项支持下,李桂莲带领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副所长文林宏等蔬菜团队科研人员,对贵州野生蔬菜资源进行调查、收集、评价,对多种野生蔬菜的育苗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同时,省农科院联合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化学产物重点实验室等高校和单位,共同对贵州野生蔬菜资源挖掘、种苗繁育、安全性评价、营养成分及功能性成分进行分析,挖掘品种价值。在发展野生蔬菜领域,贵州在产学研联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不下地,怎么知道这里适合种什么?对于农业技术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第一线!”李桂莲说,做科研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针对生产上的问题进行立项,找到市场前景好、让农民得实惠的好项目。
从1979年开始,李桂莲利用贵州立体气候特点,创新提出贵州冬春、春夏、夏秋、秋冬4个反季节蔬菜的栽培技术理论及模式,这离不开她走遍田间地头,对贵州自然条件的洞悉。
贵州海拔纵横147.8米至2900.6米,丰富的地形造就多个气候带。李桂莲介绍,这样的立体气候,使贵州的低海拔区域有着“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相比人工大棚种植蔬菜生产成本低、光照充足、品质更好。贵州山地还对于病虫害起到隔离作用,加上水旱轮作,病虫害轻,蔬菜可以少打农药,有利于绿色或有机蔬菜的生产。
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正季要6月至7月上市,但在李桂莲的技术创新推广下,罗甸的冬春反季节蔬菜4至5月就能上市,正好接续海南3月上市结束。
6月至10月,利用毕节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的“天然空调”气候优势,夏秋正宜反季节生产白菜、萝卜、花菜、莴笋等冬季喜凉蔬菜。
李桂莲说:“试验、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人员要教会千家万户的农民掌握先进的种菜技术,种出的蔬菜才能优质、高产。农民得到实惠,成果转化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