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开足马力 铆劲生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霞

湄潭县天城语晨种植场的100多亩吊瓜进入采收期。该种植场的吊瓜主要销往北京、浙江、安徽等地。图为9月17日,当地村民正在采收吊瓜。 罗德雄 摄 (贵州图片库发)

水稻收割、板栗俏销、竹荪破土,争分夺秒保秋收,农业成果粒粒归仓;应季油菜、速生蔬菜纷纷落地抢种,村村寨寨人地两忙不留闲;赶订单、忙生产、抢进度,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业轮子加速转……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当前,我省各地正开足马力,铆劲生产,全力以赴保生产、稳经济。

归仓——争分夺秒保秋收

9月15日,位于黔东南州剑河县南明镇大坝上的贵州省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正式迎来丰收。

随着操作人员在手机上轻点,伴随着引擎的轰鸣作响,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定位,无人收割机在稻田内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快速收割。

“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1亩稻田的收割作业,理论上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操作员王汾兴说,如此秋收太得劲。

“收板栗、收板栗……”

“有板栗的拿来卖了……”

黔西南州贞丰县连环乡关山社区大寨组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一个个“小刺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一些板栗收购商直接将小货车开到农户家门口,收购板栗的声音此起彼伏,卖板栗的村民络绎不绝。据了解,连环乡将板栗种植与生态林、群众增收致富等相结合,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板栗种植。目前,连环乡种植板栗1.2万亩,覆盖全乡7个村1个社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第二居委会,种植大户陈志勇精心培育的百亩红托竹荪种植基地也迎来一茬新收获。

菌棚里,陈志勇小心翼翼地扒开泥土,轻轻一拈,把成熟的竹荪装进筐里。陈志勇的身旁,一家人“埋头苦干”,只为采收到品质最好的竹荪。

抢种——人地两忙不留闲

“每天10多个人上工,每人每天能完成100盘左右。”在铜仁市德江县龙泉乡牧羊岭坝区,1500余亩冬种油菜已进入育苗阶段。育苗大棚旁,当地群众正熟练地将一粒粒油菜种放进泡沫盘。

“农时不等人,必须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耽误。”铜仁市德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抢抓秋收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当地已开始早安排、早部署,计划今年冬季在全县种植9万亩油菜,目前油菜种子已全部发放到位。

另一头,贵阳贵安千方百计及时组织发动蔬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400余家,开展抢栽抢种,于9月16日提前完成了各类速生蔬菜1万余亩的种植。

这批速生蔬菜上市量达8000余吨,主要有小白菜、瓢儿白、空心菜、香菜等品种,将有效增加9至10月份秋冬蔬菜换茬时节叶菜类蔬菜的供应。

“播撒种子的时候一定要均匀,这样长出来的苗更匀称、苗更壮。”仁怀市茅坝镇官院坝区,农户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忙着翻土、起垄、打窝、丢肥。

在仁怀,酒用高粱秋收完成,轮作蔬菜种植生产序幕拉开,茅坝镇结合山地农业实际,在“高粱+”上做足功夫,谋划实施榨菜种植产业,送农资、送技术,全力以赴为下半年榨菜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生产——工业轮子加速转

毕节市赫章县大山深处,贵州锦江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一笔订单,公司生产的300吨生物柴油完成装运,将经广西防城港直销德国。

“我们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下,正在抓紧生产,完成产品出库和配送任务。”该公司副总经理程晓东说,每天有约300吨的潲水油、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成“生物柴油”,出口欧盟国家。

在贵州独山经济开发区,各家企业正采取防疫、生产“两手抓”的工作举措,确保生产“不断档”。

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电感磁瓦成型、烧结、研磨、充磁、包装等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9月以来,我们接到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采购订单。目前,200余名工人正马不停蹄地赶生产,确保如期完成订单任务。”该公司副总经理曹江平说,员工吃住都在公司厂区,全力保障正常生产运营。

9月16日,六盘水市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六枝特区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生产建设如火如荼,60余名工人守在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不停运转生产;在建工程正安全有序推进,在近300名工人的通力合作下,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新能源产业发展热火朝天。

--> 2022-09-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72304.html 1 开足马力 铆劲生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