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筠
第一次认识大寨,是在一个短视频里:面目全新的场景,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子热情洋溢地讲解着寨子里的一花一草、一枝一叶、一砖一瓦、一牛一犁,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样子深深打动了我。
在一个细雨纷纷的周日,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这里。翻过一岭又一岭形如波涛起伏的山坡,爬过一道又一道状似鲤鱼背的山脊,当汽车走进“悬挂”在山崖的公路时,猛然看到窗外如利斧削过一般的层层群山,一片片轻柔如毯的薄雾,在对面梯田间、山花间、树丛间流动,柔和浩渺,凝重而又弥漫。
迷迷蒙蒙中,突然一道白练似的高速公路,像奔腾的乌江从山崖里挤了出来,两岸白雾起舞摆弄着各种轻盈软美的姿势。而数十栋红墙黑瓦的民居,在荡着细碎波光的云雾中若隐若现……
同行说,那就是沙溪大寨,是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据村中族谱记载,先民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从四川顺庆府蓬州仪陇县长途迁徙到这里,见两山之间古木参天、野兽成群而停下脚步,打下了第一根桩,敷下第一堆草木灰,唱起了山寨第一声山歌,一个小山寨就这样诞生。
以群鸟为伍,以耕地狩猎为生。许是得乌江之利、武陵山之便,这些勤劳勇敢、憨厚朴实的先辈们,创造了独特的土家文化,山寨因人多、村大而得“大寨”之名。
时间延绵600多年,山寨珍藏与铭刻着自己繁华又简朴的历史。古寨200多座土家特色的“吊脚楼”,均为坐西向东顺山势而建。在吊脚楼之间,露出一条幽深的古巷,长长的青石板路向上纵深开来,极像一条通往历史隧道的天街。一条约150米的古老石板路,将上、下两排建筑连接起来。上排建筑群短而疏,下排则长而密,上下两排建筑阶檐与石梯路形成一个大大的“工”字形状。古寨四周建有厚实的寨墙,虽在时光的磨砺中这些寨墙早已塌圮。下排建筑相对古老,厢房居多,工艺也相对精巧,有纯木八字龙门和辅佐龙门,院内有石院坝、细錾长条石阶檐、雕花磉蹬,多配有雕花窗装饰。
站在一座名为“虎座龙门”的寨墙门口,朝门并非正直,风门与朝门不为同一个方向。转身往里瞅,只见里面一层叠着一层,屋角与光影刚好成对角。踏得寨门,一种穿梭在时光隧道里的感觉油然而生。一步一步朝里走,那些旧事的记忆,似乎在发亮的石板上铮铮回响,告诉来人这里曾经发生过悲欢离合的故事。
细雨,仍旧纷纷扬扬,在山寨里穿行的脚步来到村口金丝楠木群下,两棵古树像双胞胎兄弟,齐刷刷地站立着,径围近3米的“树哥哥”正竖起的五指,告诉我们扎根深山永不言诲的向上力量。
古树下,一幢古色古香的庙宇里,供着观音、牛王等菩萨。庙前还有三棵古柏树,年龄至少上百年。三棵古柏,像三柱檀香,供奉着古楠木,也供奉着庙里的各路菩萨。这块带着远古芳香的土地,便是大寨人每年春节玩耍花灯出灯时参拜之地。
缕缕青烟,冲出古庙的瓦片,冲到古树上,在古树间缭绕。仅有300户1000来人的山寨,汉、土家、苗、仡佬等多族兄弟,就像山雀与树林一般相融相生。
来到寨子最早的建筑“上屋堂”,看到“京兆堂”三个大字赫然地立在神位上。当年,大寨的先民就是这样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这里开辟出一片生存的天地,也带来了古老的中原文化。
600年来,山寨汲取乌江大河般的智慧,保留着武陵山土家族的情怀,展现着激昂的风采。古寨里的花灯、傩戏、丧礼、山歌、儿歌、哭嫁歌、哭丧歌、板凳戏、建房歌、吹唢呐、打响器等民俗,像山寨的树林一般蓬蓬勃勃。既是祭祀古树,又是传承生态文明的“楠木王香会”,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成为大寨人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节日。
每逢重大节日,山寨男女老少,身着民族盛装,聚集在“坪堂”前,翩翩跹跹,唱起欢快的民族歌,跳起缠绵的民族舞,唱得群山起舞,跳得百灵和韵。